流金铄石的桑拿天,冰凉再度成为最受欢迎的奢侈品。在汗流浃背、挥汗成雨的时刻,最希望的就是马上来一个冷水澡了。但是!!!这个危险的举动,你可得小心。否则可能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年夏天,浙江53岁的刘某往身上浇了桶冷水。40小时后,他因骤冷刺激造成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年夏天,沈阳40岁的周某晨跑后洗了一个冷水澡,结果引发心梗倒在浴室,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年夏天,北京海淀区在建工地内一名19岁的年轻小伙洗了个冷水澡后和同事聊天中突然发生心脏骤停。虽然经过现场同事抢救短暂恢复了心跳,但最终未抢救过来身亡。
年夏天,大连40岁的于某加完班后,在宿舍洗冷水澡,结果造成心脏病突发,猝死身亡。
看到以上的案例后,我想,洗冷水澡应该能引起你的重视了吧。
冷水诱发心血管的收缩是有实验依据的。医学上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一种方法就是冷水加压实验:将双手浸在冰水桶里面会引发一些病人的心绞痛发作或心电图的缺血改变。
那这冷水澡还能洗吗?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发生危险呢?不管什么时候,洗冷水澡一定要遵循一个四字原则
循序渐进
换句话说,就是给身体一个适应冷热变化的时间。洗冷水澡前身体平静,洗的时候先把手脚淋湿,然后用冷水浸湿毛巾擦拭前胸后背,等身体耐受了这个温度,再将冷水淋湿全身。洗完后很快擦干至皮肤发红,自觉爽快就说明有好的效果。如感到寒战,应缩短淋浴时间或升高水温。不仅是洗澡,游泳亦是如此。要减少骤冷刺激,避免心脑血管风险。
以下几种情况的朋友,建议不要洗冷水澡。
1、刚运动或体力劳动结束。
运动流汗后如果满身大汗时突然洗冷水澡,皮下血管马上收缩,毛孔关闭,汗腺的分泌也马上停止,身体的散热渠道就被阻断。一旦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人就会感到皮肤发热,容易得感冒。严重者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空腹或饮酒后
空腹时身体供能减缓,而喝酒后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释放。而洗冷水澡时,人体会增加葡萄糖消耗。酒后洗澡,血糖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昏迷。
3、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等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因为冷水澡会使血管急骤收缩,会增加心脏负担,使本来就高的血压更升高。严重者可使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昏迷甚至死亡。
4、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病人
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病人神经受寒受凉后,疾病会更加剧烈。
5、对冷过敏的人
如寒冷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洗冷水澡,会刺激病情加重。
6、其他情况
比如身体疲劳、虚弱、睡眠不足,包括女性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都不应该洗冷水澡。
下面再和大家分享一些平时洗澡的健康经验。
洗澡多搓这5个部位,健康更长寿
搓颈后:可预防感冒。用热水冲洗后揉搓这一要穴,对风寒感冒、咳嗽、头痛等都有辅助治疗效果。
搓三角窝:降压通便,缓解失眠。耳朵上面有个三角区叫做“三角窝”,洗澡时,用热水清洗并配合按摩,对辅助降压及缓解便秘都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利于改善失眠。
搓腋下:防治循环系统疾病。腋下有一个重要的穴位——极泉穴,按摩极泉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疾病。
搓小腿肚:燃烧脂肪,缓解疲劳。热水冲洗小腿肚可快速提高体温,加速血液循环和身体新陈代谢,有效燃脂;小腿肚上的“承山穴”也可以缓解疲劳。
搓脚心:益精补肾,防止早衰。洗澡时,两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涌泉穴,右手心按摩左脚涌泉穴,每次下,以搓热双脚为宜,可防止早衰。
60岁后的老年朋友,洗澡需注意这4点
1.带个板凳再洗澡:防止长时间站立导致晕倒、滑倒。老人体力有限,长时间站立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容易晕倒、滑倒。洗澡时带个小板凳,站累了可以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会滑倒。
2、做好防滑工作:防止在淋浴间骨折。研究显示,卫生间最易滑倒的时刻,是迈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间的一瞬间,很多老人因此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备好一双能稳稳走路的拖鞋,最好能在浴室内外各放一块防滑垫。
在淋浴区域,安装垂直和平行于地面的扶手,还可以在行走的地方,装上一些可供牢固抓握的扶手,以防摔倒。
3、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过多,导致虚脱、昏倒。洗澡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如果脱水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可能导致虚脱、昏倒。
洗澡前喝杯白开水,洗澡后尽快补水,最好是茶水,能更好补充体内丢掉的水分。老年人最好小口小口地喝水,速度平缓,不要过猛。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