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持续推进,“未病先防”、“早诊早治”等理念深入人心,“健康管理”在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而作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防治形势严峻,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在近日举办的“关’心’守护,先知先行”健康管理峰会上,多位来自健康管理、心内科和内分泌科的专家汇聚一堂,共同聚焦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健康管理,深入探讨并揭示心脏标志物在体检人群心血管风险筛查中的高医学价值,助推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刘玉萍教授
大会主席、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大会主席、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玉萍教授指出:“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不同,健康管理作为新兴的、多学科渗透的专业,强调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进行检测、评价和干预,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风险评估和全方位的医学指导,对于应对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疾病等健康挑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希望借助此次会议,进一步强化与规范业界同仁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认识,助力推进健康管理学科的蓬勃发展。”
善用心衰标志物
及早识别高风险人群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其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推算,我国现有患者人数达3.3亿。其中,心力衰竭患者人数已达万。同时,我国心衰“后备军”数量也日益庞大,其中高血压患者达2.45亿、血脂异常患者2.5亿、糖尿病患者1.亿、心肌梗死患者万,这些患者若不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则可能进一步加剧心衰的发病和死亡,造成严重影响。
年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心衰分为A、B、C、D四个阶段,其中,阶段A即前心力衰竭阶段,为心衰高危人群,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无心衰症状和/或体征。美国一项前瞻性调查显示,在例45岁以上的居民中,处于阶段A的人群占比高达22%。
帅平教授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帅平教授表示:“阶段A是我们在健康体检中会接触到的人群,也是需要我们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