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梳理急性心梗诊断要点及急救流程 [复制链接]

1#
安徽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常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在我国,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梗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然而,并非所有医生对如何救治急性心梗患者谙熟于心。今天,一嘉医课与大家温习“急性心梗的非典型疼痛和急救策略”。

急性心梗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和心绞痛相同,但程度较重,有时有频死感,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

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一般疼痛在24-48h出现。发病早期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出现心力衰竭和休克。

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心肌酶升高等。

心电图特点:病变部位对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发生,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或阻塞。

非典型疼痛部位大盘点

急性心梗常见的疼痛部位在心前区和/或胸骨后,但有20%~30%的病人症状不典型,首发症状表现为胸外非典型部位疼痛,这种情况极易忽视,导致误诊或漏诊。当有急性心梗高危因素的患者,突发下面这些部位的疼痛时,应警惕急性心梗可能——

1.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区:表现为压榨性剧痛,可放射至左颈根部、背部或左上肢。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前胸、左肩、左腋下、右上肢痛:左肩是心脏的放射点之一,但是有时因为其定位不精确的特点,也有可能会出现左臂或是左前臂的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闷、气紧时,更要警惕心肌梗死。3.胸骨后、颈部痛,是指颈与胸廓下缘(胸部正中或偏侧)之间疼痛:冠心病患者出现这种疼痛,往往呈阵发性的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处。常见于中老年人,应警惕是急性心梗。4.后背痛:以腰部、背部、肩部的放射性疼痛为主。5.上腹部疼痛:也可以说是胃痛。如果患者出现出虚汗、呕吐甚至晕厥时,要考虑急性心梗的可能性。6.颈部、咽喉:因为咽喉和心脏的神经受到同一节段脊神经的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的迷走神经,诱发咽喉疼痛症状。如果出现咽喉痛,又找不到明确原因,并伴有胸闷、出汗或恶心症状时,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7.下颌痛、牙痛:可能表现为颈部、下颌疼痛,甚至是牙齿疼痛,尤其是与运动相关的颈部、下颌、牙齿疼痛,即这些部位静止状态并不痛,但是走路就会疼痛,或是疼痛不止,并伴有头晕冷汗等症状时,那么很有可能是急性心梗。8.偏头痛:有人认为是由于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也可通过自主神经反射性引起颅内外血管舒缩障碍引起。9.左下肢、左腹股沟:突然左下肢剧烈地疼痛,出现胸闷、憋气及出汗,应警惕急性心梗。10.无痛性心梗: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

急性心梗救治策略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早期、快速并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artery,IRA)是改善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关键。应尽量缩短心肌缺血总时间,包括患者自身延误、院前系统延误和院内救治延误。

救治方案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1.休息:卧床休息2周,保持环境安静、患者情绪稳定;2.吸氧:有无并发症都应低流量给氧3-5d;当患者合并低氧血症,且SaO%或PaOmmHg(1mmHg=0.kPa)时应吸氧;3.监测:进行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应尽量使用兼备除颤功能的心电监测仪)。

(二)缓解疼痛和呼吸困难

1.杜冷丁:50~mg肌注或吗啡5mg皮下注射,心动过缓时加阿托品1.0mg肌注。

2.硝酸甘油:0.5mg或异山梨酯10mg舌下含服,或硝酸甘油5~10mg加液静滴。

(三)再灌注心肌

1.经救护车收治且入院前已确诊为急性心梗的患者,若min内能转运至可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心脏中心并完成直接PCI治疗,则应首选直接PCI治疗;若min内不能转运至PCI中心完成再灌注治疗,最好于入院前在救护车上开始溶栓治疗。

2.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内,发病3h的急性心梗,直接PCI与溶栓同效;发病3~12h,直接PCI优于溶栓治疗,优选直接PCI。

(四)抗凝治疗

常用皮下注射肝素(70~U/kg),1次/12h,维持凝血时间在正常的2倍左右。也可用肠溶阿司匹林mg/d或口服华法林。

(五)消除心律失常

1.利多卡因(-mg肌注,发病即用,预防室性心律失常)2.频发室早、室速(利多卡因50-mg加液20ml静注,2-4ml/min维持)3.室颤(非同步电除颤)4.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1.0mg肌注或静注)5.室上速(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胺碘酮,无效时电除颤)

(六)注意患者并发症的处理:控制休克、心力衰竭和血糖水平

(七)促进心肌代谢,缩小缺血范围

(八)患者教育

1.平时教育患者在发生疑似心肌梗死症状(胸痛)后(停止一切活动)平躺休息,尽快呼叫“”急救中心、及时就医。还可在公众中普及心肌再灌注治疗知识,以减少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时的延误。2.硝酸甘油直接吞服没有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且同时含服3片硝酸甘油风险极大。

延伸阅读:慎用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是医疗急救培训的热门项目,在紧急情况下可抢救生命,但应在患者已经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下实施。

此外,急性心梗的病理特点是由于冠脉血管发生堵塞,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抢救原则应是尽快使堵塞的血管再通,尽可能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同时让患者平卧休息,减少心肌耗氧。如果这时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会增加患者的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反而会使严重缺血缺氧的心脏雪上加霜,加速患者死亡。

若遇到需要行CPR的急性心梗患者,可在5~10秒内判断大动脉搏动情况,同时判断呼吸情况——此时操作者需用面颊感觉患者口鼻处有无出气,眼神注意观察其胸廓起伏。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异常,包括停止、过缓或喘息,即可认定出现心跳停止,可以立即予CPR。

CPR要点:先确认患者气道通畅,然后马上以患者的胸部下半段,双乳头连线中点为按压点,实施有效的胸外按压。按压频率为-次/分,按压深度成人不少于5cm,但不超过6cm,按压/通气比为30:2。

参考文献

[1]余云华.以特殊部位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4(2):64-65.[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7(10):-.[3]李海林.心肺复苏新进展[C].7年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版权信息

本文由一嘉医课编辑部负责编写或约稿。如需转载,请联系jmre

jmre.org。未经授权使用文章内容及部分内容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