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突发心肌梗死,容易犯的4个错任何一个都 [复制链接]

1#
治好一位白癜风幸福一个家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208/4575144.html

周六,周先生没有上班,来妈妈家“蹭饭”。

周先生是家里的独生子,80年生人,今年已经41岁了,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每周都会来父母这里陪父母吃饭。

下午4:00,周妈妈正在准备晚饭的时候,发现儿子躺在沙发上蜷缩着,脸色苍白,*豆大小的汗珠一直往外冒。

周妈妈问儿子怎么不舒服,儿子说胸痛。

周妈妈一看情况,二话不说,马上拿起手机拨打。

儿子还说:别打,忍一会就好了,打啥呢?小题大做。

周妈妈根本就没有听孩子的,打完,告诉儿子舒服了,放松,别使劲。于是拿出自己的血压计给儿子测量血压,双侧血压均在/70mmHg左右。

随后拿出老伴平时准备的硝酸甘油,给儿子含服了一粒。

离家很近,14分钟就赶到周妈妈家,立即做了一份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给周先生mg阿司匹林和mg氯吡格雷口服,并启动胸痛中心。

把患者抬上救护车,带上心电血压血氧监护,一边建立静脉液路,一边把患者的基本情况发送给胸痛中心群中。车上,周妈妈就告诉医生,同意手术,同意支架。

医院门口的时候,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心电图监护室颤。医生立即J电击除颤,周先生的心脏经电击后恢复窦性心律,周先生的意识也恢复。

随后周先生被送进导管室,直接造影,显示右侧血管开口处完全闭塞,后打通血管,植入支架。从周先生突发心肌梗死,血管闭塞,到血管开通不到50分钟,真可以说创造了急性心肌梗死开通血管的新纪录。

做完手术,送患者回监护室的路上,周妈妈一直感谢医生。我们说:关键是来得早,否则晚几分钟室颤了,人就可能没了。要感谢还得感谢周妈妈。

突发心肌梗死容易犯的几个错,周妈妈一一劈开,所以说周妈妈救了自己的孩子:

容易犯的错1:强忍着,医院。

很多心肌梗死的人,之所以没有抢救成功,或猝死于院外,或者最终发生心衰,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发生胸痛或心绞痛的症状,医院,而是一直忍着。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就会坏死,心脏随时会发生骤停。只有尽快开通血管,才能挽救更多心肌,降低死亡率,降低心衰率。

一直忍着医院,就会大大增加猝死风险。

周妈妈这样做:

周妈妈看到躺在沙发上的儿子痛苦万分,没有耽误一分钟,医院,而医院,是拨打了。

容易犯的错2:不打,医院。

很多人胸痛,觉得太慢,医院更快,或者还有一部分人为了省钱医院。其实当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怀疑心肌梗死的时候,医院。

就像周先生,如果医院的途中,发生室颤,可是车上没有除颤器,家人也不会心肺复苏,私家车上也无法开展心肺复苏。您说说周先生一旦室颤,还能救得过来吗?

可能出发到患者家中,医院要比患者医院,看起来晚一段时间。但赶到后会立即做心电图,做完心电图如果是心肌梗死,立即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抢救药物;如果患者血压低,可以升压;如果患者血压高,可以降压;如果患者室颤可以电击除颤;如果患者心脏骤停,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可以闯红灯;可以第一时间联系胸痛中心,启动导管室,节约更多的时间。

这些好处都是自行开车无法比拟的。再说了医院,医院再做心电图,再给抢救药,在启动导管室,也得花不少时间。最终时间并没有节约,还冒着很多风险。

周妈妈这样做:

周妈妈第一时间就拨打了;您肯定奇怪,周妈妈为什么懂得这么多医学常识?因为周妈妈的老伴也有心脏病,周妈妈平时就喜欢看王医生的科普,血学了不少医学常识,是我的铁粉,每期直播每篇文章,每条视频都会认证阅读。

容易犯的错3:医生没来,不测血压,随便吃药,胡乱抢救。

赶到之前,很多人可能会选择拍打胳膊,使劲咳嗽,吃药等等所谓的急救措施。其实这些方法都是不建议的,不但无用,甚至像拍个胳膊,使劲咳嗽,随便吃药这些方法有害,可能会加重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脏很脆弱,需要绝对休息,这时候拍打胳膊使劲咳嗽都会增心脏负担,加重心肌梗死。如果没有测量血压吃硝酸甘油,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如果没有做心电图就吃阿司匹林,可能会因为不是心肌梗死,导致病情加重。

周妈妈这样做:

周妈妈先让孩子躺好,别用力,随后测量血压后,才给孩子含服硝酸甘油,且并没有反复含服。直到医生做完心电图,才等医生给孩子吃了阿司匹林。

容易犯的错4:不愿支架,给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咨询。

很多人对于支架存在一定误解,认为支架在国外已经淘汰了,认为做完支架得一辈子吃药。医院,也不愿配合治疗,甚至一部分人,给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咨询这个咨询那个。就是不愿相信医生,结果错误最佳抢救时间,甚至耽误病情导致心衰,导致死亡。

周妈妈这样做:

周妈妈知道目前对于抢救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脏支架。心脏支架能救更多的心肌梗死的患者,所以上车,就告诉医生,同意支架。

周妈妈平时看了一些心血管方面的科普,关键时间,都用上了,从儿子发病,到儿子抢救成功,犹如行云流水。任何一个环节耽误,都可能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甚至丢了性命。

替周先生感谢周妈妈给了自己二次生命!

科普划重点:

胸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不要乱动,不要乱处理,待好了拨打,赶到后,所有的事情交给医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