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7日讯年12月2日14时,医院综合发展部接到一位接受过阳光保险“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多次的知名乡医求助,一位70岁老人4天前开始频繁胸痛,午饭后,胸痛持续不缓解,恶心、呕吐。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绞痛,急需救助。
一切为了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医院综合发展部蔺焕萍主任立即接通心内科邵静波主任“急诊患者,在来院途中,请立即准备对接!”
心内一科第一时间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询问病史、查体,记录心电图,抽血,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邵静波、赵令时2位主任共同做出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口服负荷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启动急诊介入治疗。按照胸痛中心流程立即激活介入导管室,召集手术团队。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心电图)
陪同患者的家属,也接受过“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培训,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诊疗方案,果断签署了急诊介入治疗的知情同意书。
患者到达导管室时,闻讯而至的李传威主治医师已会同导管室护士、技师完成了术前准备工作。
邵静波主任、李传威医生上台,迅速消*、铺巾、穿刺、置管、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极度扭曲,远段闭塞,没有侧支循环。
(术前影像)
“家属接受过培训,理解急诊介入治疗意义,时间太宝贵,先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再和家属谈话吧”,邵静波主任这样决定,而平常都是先给家属反复解释、征求意见再进行下一步的介入干预。
由于血管严重迂曲,导丝通过困难,极易偏离主血管进入分支。邵静波主任娴熟操作导丝顺利通过闭塞段。随即,患者心率下降到30次/分左右,收缩压降到60mmHg以下。是再灌注损伤!推注阿托品、多巴胺,加快输液,医嘱被迅速执行。
病情相对稳定后,血管造影见右冠状动脉远端已有血流恢复,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
但随后进行的球囊成形术(PTCA)后,却出现慢血流,考虑为闭塞处血栓下行阻塞了远端血管。为减少患者花费,利用预扩张球囊替代微导管,在闭塞段以远注射替罗非班、硝酸甘油后,血流改善,恢复TIMI3级。
大家长舒了一口气,先行观察。与家属谈话道:由于血管严重迂曲,导丝的切割作用,影响了对病变的研判,是否需要植入支架,需要术中观察,根据真实的病变情况再做确定。“我们了解一些常识,理解、尊重专家意见,一切服从医疗需要”,患者家属表示。
(造影影像)
手术继续进行,回撤导丝规避导丝切割作用,重新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远段闭塞是因为血管内膜原发性夹层引起血栓形成所致,在右冠状动脉的后三叉近端顺利植入1枚支架,右冠状动脉保持TIMI3级血流,造影影像满意。
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脱下沉重的铅衣,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
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心电图ST段回落,生命体征稳定。复查心肌酶学检查,仅有轻度升高,心脏彩超见心功能正常。
(术后心电图、影像)
邵静波主任介绍说:
患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从发病到进入导管室2个多小时,开通血管及时,最大限度的挽救了濒死心肌,改善了预后。此次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作为家属的村医有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基层知识,能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最大限度缩短了救治时间。医院各部门“以病人为中心”,团结协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手术。生命相托,重于泰山,唯以更好的医疗质量相报。
万名村医项目是阳光保险集团“万名村医能力提升计划”是在国家医疗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着眼乡村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和贫困地区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防止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为广大乡村人民带去健康和安宁而发起的,旨在为基层培养并留住一批优秀的乡村医生,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疗水平,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