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梁平竹帘的独特制造工艺及保护传承价值
2008年6月7日,梁平竹帘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切体现了梁平竹帘这一传统艺术所具有的生命力。本篇文章主要从梁平竹帘所独具的人文和地理环境的角度,介绍了梁平竹帘的发展历史,以及梁平竹帘的独特制造工艺,进一步探讨了梁平竹帘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中国论文
竹帘的发展历史
梁平竹帘最早源于北宋时期。《梁山县志》中曾经记载过有关梁平竹帘的发展情况以及用途:“竹,翎毛之属.......征诸宋史,则尝贡锦。”根据这段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梁平竹帘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制作工艺很早就流传下来了。在当地属于一种民间工艺品,受到了官府的青睐。其实梁平竹帘的产生和发展与造纸术技术的应用也有很大关系,根据这段史料,我们还能得知,梁平竹帘的雏形就是舀纸帘,也就是手工造纸,因为只有使用舀纸帘,才可以把竹子浆变成纸张的形状。相传在当时的梁平县百里以外的地方有一个制作舀纸帘技术非常高超的工匠,他不靠任何工具,单单用手来破竹取丝,然后做成舀纸帘。由他所编织的舀纸帘外形非常精美,竹丝也很细密,工艺非常高超,所以当时的县令就把他招进县衙,让他编织窗帘、门帘、轿帘甚至是椅帘,所有的这些都是使用竹丝编织的。后来县令把他编织的这些竹帘工艺品供奉给当时的皇帝,皇帝被这些精美的竹帘惊呆了,然后惊动了整个朝廷,从此梁平竹帘就成为了朝廷的贡品。当时的竹帘主要是以素竹帘为主,注重实用价值。
在整个宋元时期,梁平竹帘的主要用途都是做帐帘、门帘。轿帘和窗帘来使用的。在以后的几百年间,又经过了无数民间工匠的加工改造,梁平竹帘在实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其自身的制作工艺,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明朝以后,梁平竹帘在制作工艺实用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用途,如在上面题字作画,具体来将就是运用国画的绘画的技巧和方式,在门帘、窗帘、轿帘等上面绘画题字。这样原本素雅洁净的竹帘工艺在经过点缀加工后,现代更加具有光彩。
入清以后,梁平竹帘又有了新的发展,1808年所编的《梁山县志》中记载了更多关于梁平竹帘的信息,这时的梁平竹帘用途已经越来越广泛了,制作工艺也更加精湛。清代的很多诗人也作诗来赞美梁平竹帘如少京兆写到“细如发来密如丝,淡春光色傍绮帷......为有象山香山飞瀑布,传来妙手见心思”,诗句描写的生动形象,具有一种朦胧美,通过这几句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梁平竹帘的喜爱,从而激发了人们对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的感慨和赞美。
但是,梁平竹帘发展的真正繁荣时期是在清朝末年,这时的梁平竹帘的制作工艺已经趋于完美。在光绪28年也就是1902年的时候,梁平的县令方和斋建立了“迁所”,当时非常著名的竹帘技师方炳南是这座迁所的负责人,方炳南非常善于绘画水果蔬菜和花鸟之类的的作品,他总是在轻薄又柔韧的竹帘上使用写意的绘画方式或工笔画出栩栩如生的额花草虫鱼等等。他还会在竹帘上安装杆和轴,使其能够张挂在墙上,装裱之后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古画。方炳南的这一创举也为我国的美术工艺增添了新的形式即“竹帘画”。后来官府把他的作品送到程度青羊宫博览会上展览,最后获得了冠*。从此梁平竹帘的名气大噪,销量也大大增加,它的影响了也日扩大。
到了民国,梁平竹帘工艺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当时梁平县的技师李光云利用织布技术来编制竹帘,从而进一步改进了竹帘工艺,提高了梁平竹帘的产量,也增加了收入。1930年以后,梁平竹帘工艺的负责人曹有光通过在竹帘的表面涂上牛胶,以防止竹帘在墙上挂的时间久了以后出现帘面断裂或竹丝下垂的现象。同时,曹有光还借助织补技术,改变了送竹丝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竹帘的功效。在整个民国阶段,竹帘工艺师傅们在对竹帘的外表进行国画创作的基础上,还把刺绣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了竹帘上,使得梁平竹帘的品种更加丰富多样,主要有对联、条屏、通景屏、斗方和中堂等十几种类型。
同样,品种繁复多样的梁平竹帘工艺品也引起了海外经销商的浓厚兴趣,其中有一些人把梁平竹帘的制作工艺和工艺成品拍成了电影,然后在他们国内放映,从此梁平竹帘的名胜在世界各地更加响亮,大大提高了梁平竹帘的年销售量,织帘工人的规模也发展到60多人,在整个梁平县内,到处都布满了竹帘编织作坊,场面非常壮观。后来,竹帘工艺就逐渐走向衰落了,特别是到解放以后,百业待兴,所以梁平竹帘的发展更加艰难,竹帘画的年销售骤减为300多尺,几乎濒临灭绝。
到了1954年,整个梁平县只剩下7个织布艺人了,后来*府把这7个人聚集在一起,成立了竹帘生产小组。后来四川省建立了新的原料基地,又建了新的厂房,投入大量的资金培养新的竹帘技师。1958年,国家又拨款建了新的竹帘厂重新整治了旧的竹帘原料基地和车间厂房,织布艺人也在不断增加,竹帘的品种也增加到了二三十个,销售量也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1959年,竹帘工艺技师们专门为四川省定制了一副巨型竹帘,朱德总司令带领苏联领带人前来参观,后梁平竹帘获得了“天下第一帘”的美誉。之后,梁平竹帘的发展逐渐开始出现复苏的景象,它的制作工艺被介绍推广到全国各地。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可以打,梁平竹帘也在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品种和花色也越来越多。像一些“八仙过海”、“迎客松”、“*山风光”、“牛郎织女”等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主题也出现在了梁平竹帘上。技师们还把岳飞、郑板桥、毛泽东等一些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移植到了竹帘上,使得竹帘显得格外朴素别致和典雅。同时竹帘工艺技师们还将刺绣艺术和绘画技术结合起来,从而编织出了更加精美的竹帘工艺品,也使这一工艺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梁平竹帘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年产量和销售量也在不断提升工艺品又增加了竹画挂包、绣帘等样式。国家领导人在出国访问时也经常把梁平竹帘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1980年,人民大会堂出现了五幅大型的丝竹帘窗装饰品,每一幅工艺品都制作精良,工程浩大,使中外友人都赞不绝口,梁平竹帘的声誉也得以大大提高。
梁平竹帘字出口以来,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在2008年,梁平竹帘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平竹帘的独特制造工艺
梁平竹帘主要分为素竹帘和竹帘画两个同类品种,素竹帘工艺品主要侧重于实用功能,而竹帘画主要是用于欣赏。
1.素竹帘的制造工艺
慈竹是竹帘的主要选材原料,因为慈竹的竹节长,而且要选用那种青皮未伤的两年青,因为只有使用这样的竹子才能使抽出来的竹丝显得色泽鲜嫩。第一步是要把竹节破成1厘米宽的竹片,之后用普通小刀刮掉竹片表面的*色青色污渍。然后再拿两把专用小刀,前后交叉在一起,依靠自己的高超技艺,从这些竹片中敲出大量0.25毫米厚的竹丝。假如说要做1米宽的竹帘,要先削掉竹片的头,之后再把七八根竹片连接起来,最后进行抽丝。加入做2米宽的帘子的话,就要先进行抽丝,最后再把这些竹片连接起来,并且连接的时候不能留下痕迹,这些就要完全依靠工匠的技能来完成了。素竹帘具体分为笔卷竹帘和抽丝竹帘等类型,其中抽丝竹帘的制作难度最大,这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水准要求最高。抽丝环节最为复杂,需要经过几十道程序才能制作出成品,而且竹丝还要进行反复抽拉,以使竹丝更加光滑和细致,最后再用蚕丝织成技术精湛、色泽鲜艳、素净典雅的竹帘。在无数个民间艺人的努力下,素竹帘的制作工艺日渐完善,抽丝技术也更高超,同时也扩大了它的用途。
在梁平竹帘中,巨幅竹帘的制作难度最大,同时也是竹帘中的精品。巨幅竹帘大约长8米,宽3米,需要上万根竹丝才能编织而成。竹节的长度决定了竹帘的宽度,同时又限制了竹丝的长度。在巨幅竹帘中,它的每根竹丝都会经过五六次粘接,最后再进行精细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在竹帘上看不到任何竹丝接头的痕迹。所以制作巨型竹帘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抽取竹丝和粘接竹丝。一些技术高超的竹帘技术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肉眼,根据气候和天气的变化,配合不同竹子的性能特点,来把握粘接的火候,找准竹子的丝路,使竹丝牢牢地粘接在一起。然后在认真地进行抽丝和打磨。如果手工艺人们的技术存在欠缺的话,竹丝容易粘不牢固。这样一遇到天气变化,就会出现竹丝脱落的情况。所以在编织竹帘时,要四个人来同时操作完成,节奏也要保持一致,每个人使用的力度也要保持平衡。可以说编织每一根竹丝都需要竹帘手工艺人们运用经验、技术,然后付出大量的心血。通过在人民大会堂展览的那些巨幅竹帘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竹帘制作的难度以及所要付出的心血。
2.竹帘画工艺
在素竹帘工艺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竹帘画工艺,具体来讲就是运用绘画技术和方法在门帘、窗帘、轿帘上题字作画,在进行精心细致的加工,从而时绘画技术和编织技术融为一体。竹帘画工艺的做工非常精致,格调也很高雅,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川蜀地方特色,因此极具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既可以用来装饰房间,也可以注重它的实用功能。竹帘画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使用工笔、写意的手法,在竹帘上绘画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在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在竹帘画上进行油漆彩绘的新形式,这种莲花主要是使用纤细圆润的竹丝和残日共同编制而成的,然后再在莲子表面上绘画人物、山水、花草虫鱼等等。在竹帘上作画,可以使帘子更具有收藏价值。
梁平竹帘画主要分为堂心和素心两种。堂心竹帘画主要是模仿国画的装帧方式,先把帘子装裱起来,然后在白底上直接作画。而素新竹帘则是直接在帘子上进行绘画。因为竹丝比较接近人的肤色,所以作出来的画具有自然之美,并且极具诗情画意和民族色彩。
梁平竹帘画的保护传承价值
国家设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主要是为了保护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还带有民族美学价值,例如梁平竹帘,这种源自于民间的工艺品可以为我们带来审美享受。
梁平竹帘属于民间工艺品,是基于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品含有人文价值,它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作为炎*子孙,我们每个人都有和义务去保护梁平竹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把它纳入美术教学的范畴,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欣赏能力。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四川美术学院学科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