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拉着响亮的鸣笛载着一位车祸病人驶入院区,此时,急诊科人员已做好抢救准备,听心率、测血压、量体温,诊断受伤部位,紧急处置,经过紧张抢救,患者苏醒后被转入观察室。这一幕,医院急诊抢救的工作场景,这也是急诊科、院前急救主任李治红与急诊急救人员每天重复着的工作,他和同事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守护者患者的生命健康,成为急诊急救生命上的“尖兵”和先锋。
从医30余年,李治红在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及介入治疗、临时心脏起搏、有机磷中*诊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一批技术项目,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省级科研课题多项,曾获得“全国优质医疗服务示范个人”荣誉称号。
心中装着病人,“接诊一名患者,交一位朋友”
对于急诊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不也能耽搁。
李治红工作期间,脖子上的听诊器时刻不离身,他说,这是为了方便工作,第一时间投入患者抢救。在从事急诊工作30余年,他始终坚守这一信念,每年参与抢救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为众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李治红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年在附院内科工作,自年开始从事急诊工作。他以感恩之心对待病人,带领科室人员开展“接诊一名患者,交一位朋友”活动。几年前,一位农村妇女因急性农药中*入住急诊科,患者家属因费用紧张一度想放弃治疗。李治红在查房时发现后,反复与患者家属沟通,为患者家属出主意想办法,发起科室人员捐款,并建议患者家属回村开展募捐。后来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出院。患者家属感激地说,要不是李主任帮助想办法,爱人的性命就没有了。从那之后,李治红与这个家庭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关系。
急诊科患者流动性大,病情紧急,有一些患者及家人对病情不了解,情绪难免会激动。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李治红都会在第一时间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患者家人的理解,从而赢得了患者及家人的信任。李治红经常给科室人员说,对患者及家人要感同身受,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医患沟通,这也是解决医患问题的钥匙。
全力建设区域急救中心,培育合格急救人才
作为学科领头人,李治红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带领科室不断发展,急诊科从原来面积狭小、人员短缺的小科室,发展成为山东省第一批临床重点专科、鲁西南区域急诊救治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其中“胸痛中心”在鲁西南地区率先通过国家级认证,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创伤等七大病种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确保了急诊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
李治红对“大急诊”“急诊社区联动”“数字急诊”等现代急诊急救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解,急诊科首先要有雄厚的医资力量。为了培养人才,李治红帮助青年人员解决实际问题,与他们交朋友,很多青年人把他当成自家的“老大哥”。他做好传帮带,充分利用查房、病例讨论、科内业务讲座、急救技能培训等时机,尽己所能传授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经验。他坚持做大家坚强的后盾,他经常说,“我在这,大家放心大胆干”,让大家工作没有了后顾之忧,科室也形成了团结奋进、共同进取的浓厚氛围。科室先后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杯文明示范窗口”“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李治红常说:“我对自己是记过不记功”。面对荣誉和成绩,他不骄不躁,砥砺前行,相信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他一定能够行稳致远,为保障急诊患者生命安全作出更多的贡献。(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吕光社通讯员王身松程丹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