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用心诠释中国医生使命担当
TUhjnbcbe - 2023/7/3 20:35:00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郑锦滨(左一)正在指导加纳当地医生进行手术。

郑锦滨正在用圆规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手工测量。

右二为郑锦滨。

年3月,汕头大医院按照广东省卫健委部署,迅速启动援外医疗队组建工作,年1月6日,由汕头大医院整建制组建的第10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11名队员正式出征。历经14个月,医疗队11名队员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回国。

来自汕头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郑锦滨正是医疗队一员。在十余月的援外医疗经历里,他以精湛的医术,医人医“心”,成为每一位病人的坚实后盾,在异国他乡奉献光和热,让加纳当地百姓和华人华侨更深刻体会到中国医生的“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精神。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彭深

通讯员苏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直面落后医疗资源担起全科医生职责

年3月,在看到中国援加纳医疗队的招募通知时,郑锦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援非的种子在我心中早已播下了!”郑锦滨介绍,当他还是一名实习医生的时候,医院的科室主任正好是广东省汕头市组派的第24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员,援非队员讲述的艰辛工作经历以及队员们无私无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于是,前赴者的足迹成了后继者的方向。“有机会沿着前辈的足迹来到非洲执行援非医疗任务,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也是作为一名中国医生的光荣。”他骄傲地说。

郑锦滨介绍,当医疗队落地加纳时,周围的环境与建筑让他仿佛置身于电影里上个世纪的社会环境,尽管在出国前进行了综合培训学习,对当地的医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医疗卫生环境和资源的匮乏程度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医院(LekmaHospital)是此次医疗队的受援地点,与国内科学的专科设置不同,医院并没有设置心血管内科,也没有设置心电图等专科。所以,郑锦滨工作的科室是一个大内科病区。在大内科病区里,他不仅是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还是病区的全科医生。

除了日常的临床工作外,郑锦滨还需要负责全院的心电图诊断工作,医院和诊所发来会诊的心电图报告。医院里的心电图机还时常因为老化、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打印出来的心电图图形出现异常。在设备和人力都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郑锦滨只能凭借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自己进行调试与维修,解决每一次设备出现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一支不起眼的圆规,是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郑锦滨介绍,一份心电图报告对于救治一个心脏病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用于判别心肌缺血的ST段、T波,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国内,心电图电子报告系统已经替代了所有手工的测量工作,医院,由于设备落后的限制,传统的手工测量仍是主要方法。“圆规就像一个放大镜,它能发现暗藏在心电图形中的蛛丝马迹般的微小变化,从而提高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郑锦滨说。但是,这支在国内任意一家文具店就能买到的小东西,在加纳也属于稀有物品。在他苦心寻找多天,辗转多家超市后,才在一家华人超市里找到。

精诚“心”术守护点燃患者希望

加纳首都阿克拉的人口多万,当地居民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其中以脑出血、脑梗死、心衰、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出乎郑锦滨意料的是,许多治疗心血管疾病医院都提供不了。在国内看似简单的治疗过程,当地的病人可能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药物短缺等原因,最终导致死亡。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他感到责任重大。

郑锦滨印象深刻的是他曾接诊的一位当地男性患者。这名36岁的医院急诊就诊,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郑锦滨发现其结果异常——前壁ST段明显抬高,这正是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的心电图表现!考虑到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且还处于12小时的时间窗内,郑锦滨建议患者尽快进行介入治疗。

相比药物治疗方案,介入治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开通闭塞血管,使得心肌细胞得到再灌注治疗,最大程度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但在当地,普通百姓常常支付不起高昂的介入手术费用。为了避免患者心脏功能快速恶化为心衰,甚至因此丧失生命,郑锦滨只能无奈地提供了一个保守治疗方案,即紧急给予一个负荷剂量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然后注射低分子肝素,再加用一些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里,郑锦滨每天都仔细查看他的心电图变化,耐心地指导用药。在郑锦滨的细心照料下,患者的症状慢慢缓解,状态逐渐稳定,5天后便顺利出院。

坚守抗疫阵地诠释责任担当

“我们刚到加纳时,正值德尔塔病*疯狂传播的时候,再加上当地疟疾与艾滋病的肆虐,感染新冠的病人症状都十分严重。”郑锦滨说。

郑锦滨是一名同新冠病*战斗的“老将”,在国内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他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医疗队伍,在感染科隔离病房工作的经历也让他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当加纳出现新冠疫情时,他也成为抗疫小组的成员。

在援加期间,就有一位感染新冠病*的当地华人因拖延治疗的时间较长,就诊时双肺病灶已经非常严重,治疗后期还出现肺毁损、肺纤维化等症状。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转为阴性,但肺功能依然很差,一动就喘。郑锦滨和队友们远程求助国内专家,得到了肺移植的方案,但在医疗条件落后的非洲却无法为患者进行手术。郑锦滨和队友们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积极寻找其他治疗方法。他们多方询问国内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耐心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细心指导患者肺功能锻炼。终于,在4个月后,患者从坐着就喘恢复到可以下床行走,肺部复查显示肺功能有所好转。

即便条件艰难,郑锦滨和医疗队员们也没有放弃任何一名病人,以战胜困难的决心始终坚守抗疫防线。面对疫情,郑锦滨始终冲在最前头,与医疗队员、当地百姓和华人同胞站在一起;面对接连不断的咨询,他常常扯着嘶哑的声音坚守到深夜;面对焦虑害怕的患者,他总是耐心倾听,用略带玩笑的话语解答问题,安抚情绪。许多患者喜欢找郑锦滨倾诉,分享自己的故事。正如郑锦滨所说,“面对患者,倾听和‘话疗’不仅能起到安抚疏导的作用,也是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的关键”。

作为医疗队里最积极活泼的医生,郑锦滨还身兼组织委员、医疗队出纳、司机等工作,虽然工作量繁重,但每一项任务他都认真履行完成。援非期间,郑锦滨共书写住院心电图报告人次,诊治的新冠病人数量也是医疗队内最多的。在谈及援加期间的收获时,郑锦滨骄傲地说,每一位患者对他的认可,每一条康复后的感谢短信,便是他这段旅途最珍贵的礼物。

“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身边每一个人遇到的困难,去践行救死扶伤的医者使命,去弘扬中国的援外精神,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郑锦滨坦言,一年多的援加工作和生活是他人生中一段特别的记忆,援外经历让他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中国人的团结,也发现世界上还有很多落后的地方需要帮助。郑锦滨说,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援助非洲等医疗相对落后的国家,他还会义不容辞地报名,用行动践行中国医生的责任和担当。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心诠释中国医生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