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29 16:52:00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近日,医院ICU一区应用ECPR技术(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术)成功抢救一例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接到急诊电话,到给患者实施ECPR上机救治,仅用时50分钟,危急重症抢救再上新台阶。据了解,患者男性,56岁,心前区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进行性加重,伴冷汗、心悸、气促,家属紧急送到医院急诊就诊。当天上午6时40医院后,急诊为患者进行了心电监测、开放静脉通道、补液等对症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约40分钟的治疗后,患者出现室颤,医护人员立即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经抢救后,患者可暂时恢复窦性心律。“但患者室颤反复发作,多次除颤未见好转。”该院ICU一区副主任医师刘建凌说,患者室颤呈持续状态,传统CPR已无法帮助患者恢复及维持自主心律,循环难以维持。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刘建凌与家属交谈,建议使用ECPR技术抢救。刘建凌介绍,ECPR是对已使用传统心肺复苏,仍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或反复心跳骤停,不能维持自主心律的患者,实施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提供暂时的循环及氧合支持的技术。ECMO相当于在人体外部重建一个“人工心肺”,代替心脏功能,让心脏能够暂时得到休息,进行病*治疗,同时还负责为肺部供氧,为危重症患者争取抢救的时间窗。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终极武器”。ECMO在心梗、肺炎的治疗中,都能起到良好疗效,当呼吸机没办法保证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时,ECMO就成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而ECPR是指在潜在的、可逆病因能够去除的前提下,对已使用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自主心律或反复心跳骤停而不能维持自主心律的患者快速实施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提供暂时的循环及氧合支持的技术。心搏骤停后机体处于血流停滞、重要器官处于无血液灌流状态,常规CPR在高质量按压下实际为低血流状态(心输出量可达到心脏骤停前的30%~40%),能够满足一定的自主循环的恢复需求。但如果患者心脏骤停超过30分钟不能持续维持自主循环,称为难治性心脏骤停,此类患者由于重要器官(脑、肾等)长时间灌注不足,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的几率更低。此时,能否尽早进行ECPR救治,成了挽救这名患者生命的关键一步。经家属同意后,ICU一区的ECMO团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多名医生和护士有序开展,从管道连接、机器预冲、氧气接入、参数调整,从定位、消*、穿刺、置管……每一个环节有条不紊,配合默契。约8时19分,建立大循环转机,从开始操作到成功建立循环用时仅30分钟。患者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血管恢复血液供应当是救治成功的根本,8时40分经绿色通道送介入室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术后,患者入ICU一区进一步治疗,营养心肌、抗感染、抗心力衰竭等对症处理。经治疗后,患者循环逐渐稳定,陆续撤除ECMO和呼吸机,并顺利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