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高”的主力*,高血压如今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死亡或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往往更容易患上冠心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且发生出血性脑卒中、慢性肾病的风险也会直线上升。
高血压不仅容易带来各类严重的并发症,其居高不下的发病率也难以被忽视。发表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全球高血压流行趋势综合分析报告》指出,过去的30年中,30-79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从6.5亿人次增加到了12.8亿人次,翻了近一倍。
而世界卫生组织也同步发表了一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向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提出指导意见。本篇将结合这份指南,好好讲讲高血压患者应当何时启动药物治疗,又该如何确保安全用药,并重点说说3款降压效果良好且副作用较小的新型降压药。
高血压一定要吃药吗?
降压药物对高血压的控制很有帮助,但并非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服药。那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服用药物控制血压呢?
不少刚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常问出这样的问题:“医生,我的血压是mmHg/93Hg,需不需要吃药呢?”
但实际上,高血压患者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服药治疗,血压值只是参考标准之一,而且有的高血压患者未必是真的高血压。
这是因为还有假性高血压一说,有些人在测量血压时由于情绪过于紧张或者刚进行完剧烈运动,血压会有短暂的升高。而这样测得的数据并不能反映测量者血压的真实情况。所以,单独一次测得血压超出标准值,并不一定代表就患上了高血压。
那如果高血压的诊断明确呢?这时候还需要考虑高血压的分级问题。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三级,包括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以及3级高血压,分级越高,代表危险系数越高。但光看血压分级,还不能判断高血压是否严重,还需要结合高血压的分层。
高血压分层在高血压分级的基础上建立,判断依据包括血压分级、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是否伴有糖尿病或其他并发症等风险因素,将高血压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种。这就代表即便是1级高血压,也依旧存在中危乃至是高危的可能。
虽然医学界关于轻度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服药的争议不断,但主流观点一般都认为,不合并任何风险因素的1级高血压患者在确诊初期可以不必服药,只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对血压进行控制。
但需要注意,如果在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生活调理与干预后,血压水平仍未有明显下降,这时即便不存在任何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并发症,也需要启动药物治疗。
而对于2级高血压患者来说,一旦合并1个以上的风险因素,就应该立即服药;而如果是3级高血压患者,即便不合并任何风险因素,也应当立即开始服药。
对于中低危患者,指南中也建议在高血压确诊后的4周内开始服药,以防止持续存在的高血压对重要靶器官造成损害。
那么,得了高血压又该吃哪些药呢?临床上的一线降压药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以及钙离子拮抗剂(CCB)这5大类。
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别急,下面我们只挑选其中的3种,即贝尼地平、阿利沙坦酯以及沙库巴曲-缬沙坦,讲讲作为新型降压药的它们相比传统降压药有何优势。
相比传统降压药,这3种新型降压药,都有何优势?
1、贝尼地平
贝尼地平属于钙离子抗拮剂的一种,同类药物还有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
在讲贝尼地平的作用机理之前,需要先把钙离子通道这条概念说清楚。钙离子通道存在于心肌与血管平滑肌之中,控制着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而钙离子的浓度也与高血压的发生息息相关。
传统的钙离子抗拮剂的作用机理在于阻断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通道从而达到降压的作用。因此,这一类药物也被称为钙通道阻滞药。
贝尼地平的作用机理与传统的钙通道阻滞药类似,但作为新一代钙通道阻滞药,贝尼地平不仅阻断L型通道,也阻断T型通道,这也使得其降压效果得到增强。同时,由于对T型通道的阻滞,贝尼地平还能起到降低肾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作用。
另外,由于贝尼地平对N型通道也存在阻滞作用,反射性交感神经的兴奋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对于只阻滞L型通道的钙通道阻滞药来说,虽然可以通过阻滞L型通道达到扩张血管、降压血压的作用,但服用者的交感神经也会被相应激活,导致心率过速。
而贝尼地平对N型通道的阻滞,却可以抑制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降低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
所以,总得来看,贝尼地平不仅降压效果更强,安全性也得到了相应改善。
2、阿利沙坦酯
阿利沙坦酯是最新一代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值得一提的是,此款药物由我国自主研发,同类药物还有奥美沙坦酯、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等。
阿利沙坦酯的作用机制并不复杂,ARB顾名思义就是阻滞、抑制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药物,但想要解释清楚ARB的作用机制,就得先讲讲什么是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常被认为是高血压的“元凶”之一,这是一种能够使血管收缩、血管内部压力上升的肽类物质,这类物质在高血压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但这类物质想要发挥作用,就必须与相对应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相结合,而如果这一结合过程被抑制或者阻止,血压自然也就能够降下来。
但除了控制血压外,阿利沙坦酯还对一些心功能欠佳者十分友好,因为它可以改善服用者的心脏功能。
这里需要先讲讲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它对于心室重构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可引起心肌细胞肥厚、凋亡与间质纤维化等一系列心室重构。而像阿利沙坦酯这一类的ARB与另外一种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均能对RAS产生干预。
故它们在降压过程中还能起到延缓心肌细胞肥厚、凋亡及纤维化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最后,相比于传统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药,阿利沙坦酯在胃肠道就完成水解,代谢过程并不经过肝肾,因此对肝肾的影响较小。
3、沙库巴曲-缬沙坦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沙库巴曲与缬坦结合而成的复合药物,其中沙库巴曲属于一类脑啡肽酶抑制剂,缬沙坦则属于一种ARB。两类药物的合用致使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降低血压、逆转心室重构的功效。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者十分友好,不仅可以控制血压,还能大大降低心血管事件。
在介绍完这3种新型降压药后,下面再说说如何确保安全用药。
高血压安全用药,这些不可不知的原则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想要确保安全用药,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在选药时,一定不要自作主张,遵从医嘱十分重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挑选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比如对于合并慢性心衰的患者就可以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一类药物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减少蛋白尿的排泄。
再者,服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不要操之过急,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健康管理过程,如有增加用药剂量的意愿,应先与专业医师沟通。
最后,药物联用同样是不能忽视的点。临床上常将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但需要注意降压药的联用存在规律与原则,有些降压药不宜联用,比如沙库巴曲-缬沙坦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否则可能发生血管性水肿。
有些降压药易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两类药物不宜在短期内同时服用,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与低钾血症,非甾体抗炎药与沙坦类降压药合用会导致肾功能损害。
当然,联用降压药一定要建立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有些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否则不仅降压效果打折扣,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总结
高血压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损害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对于确诊高血压者,如果血压分级在1级以上,或者伴有各类风险因素,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都需要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
临床上的一线降压药种类繁多,在选用时一定要注意适应症,服用时也要从小剂量开始,切忌自行更改服药量或者联用其他药物。
参考文献:
徐峰,徐永辉,王洪丽.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杂志..37(01)
滕思勇,裴娟慧,*健.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