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急性心梗PCI术后的用药策略
TUhjnbcbe - 2024/2/27 16:15:00
治愈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1/5390504.html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由于某些诱因致使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血小板聚集,继发血栓形成,阻塞冠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收缩也可诱发AMI。

临床上患者多有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服用硝酸酯类药物难以使疼痛缓解,伴有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等)升高及心电图变化,常可危及生命,需及时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治疗,及时拯救坏死的心肌,缩小坏死范围。

随着AMI患者院前急救意识的普及,PCI手术器械和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AMI患者的死亡率已大大降低,术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然而,我们依然应重视AMI患者PCI术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1.术后无复流

部分AMI患者在急诊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后存在无复流(noreflow,NR)或慢血流(SR)现象,心肌不能得到有效再灌注。术后无复流现象是导致AMI患者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将直接影响AMI患者存活率和预后。

微循环障碍是发生NR的关键原因,而改善微循环、减少微循环阻力成为预防和逆转NR的主要措施。GP(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山莨菪碱分别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血管痉挛以改善微循环障碍[1]。

研究发现,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PCI的患者,替罗非班与硝普钠联合冠状动脉内给药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ST段回落(反映冠状动脉灌注情况)优于仅给予生理盐水的患者[2]。

2.再灌注损伤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无论内科保守的溶栓治疗,或者PCI治疗,都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问题。并且,30%左右的AMI患者由于心肌再灌注损伤难以获得完全的心肌再灌注[3]。

3.支架内血栓形成

AMI患者PCI术后可见肿瘤坏死因子α等致炎因子浓度明显增高,组织因子释放,使得血小板活化,血小板黏附聚集能力增加,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术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术后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不足,将易发支架内血栓,病死率高。

4.新病灶出现

心脏血管的病变基础仍然存在,引起基础性病变的各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会自行消失。通过降脂治疗、控制血压和血糖、控制饮食和运动,对患者预后和减少新病灶的出现有重要意义。

治疗策略

为了预防PCI术后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患者的预后,需要强调对患者的后续用药治疗。术后药物治疗能有效预防再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降低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和改善预后,是保障PCI成功的基石。遵循ABCDE方案进行PCI术后管理,对指导二级预防有很大的帮助。

1、降脂治疗、ACEI或ARB

冠心病常为导致AMI的基础病变,需积极治疗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严格控制糖尿病。

他汀类药物除了有调脂作用外,远期还具有抗炎症、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恶性重构、抑制血栓形成和稳定斑块的作用。临床上常用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推荐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LDL-C(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值为<1.8mmol/L[4]。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改善恢复期心肌的重构、预防心律失常、保护心功能、减少AMI病死率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有极大帮助。如果患者不存在低血压或肾衰竭、双侧肾动脉狭窄等已知的禁忌症,都应给予ACEI治疗,ACEI不能耐受者服用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强调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2、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心肌的β1受体,降低心肌耗氧量,能减少复发性心肌缺血、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如无禁忌,PCI术后推荐使用β受体拮抗剂改善预后,临床上首选心脏选择性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3、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作为PCI术后的标准治疗,一般推荐应用12个月以上(除非患者存在高出血风险)。

4、抗凝治疗

比伐卢定作为直接抗凝血酶制剂,特异性抑制Ⅱa因子活性,能够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目前主要用于PCI术中的抗凝,尤其对于出血危险性高的STEMI患者[5]。

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急性心梗PCI术后的用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