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新华社国际部专稿中心主任、高级编辑徐勇在位于北京的办公室中因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终年56岁。
徐勇离世后,一张照片在新华社内部及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照片中,他的黑色外套还搭在他的椅背上。不少同事及同行也纷纷写文章,纪念这位一直工作在国际新闻一线的老记者、老编辑。
不知为何,今年的秋冬,心梗较往常似乎来得更多一些……
10月26日,“中国音乐剧之母”钮心慈突发心梗去世,享年85岁。11月6日,演员程思寒因心梗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心梗一旦发生,便是时间与生命的较量!那么,心梗来临都有神马征兆?面对心梗,我们该如何进行急救呢?
今天,药娃就来为大家“解读心梗”!
心梗你真的“堵不起”!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其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养分输送到全身组织,以满足人体的生命活动。
想要发动机运转,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燃料”为它灌注能量,那谁能够为心脏提供能量呢?
答案就是:心脏中的冠状动脉系统。
但如果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就会发生心肌急性坏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肌梗死,简称为心梗。
心梗发生后,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随时都可能因为发生心脏骤停而“扑街”。而如果在发生急性心梗后的分钟内开通血管,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对于患者减少心脏破裂、室壁瘤、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一旦发现有心梗的征兆,千万不要耽搁!你耽搁的每1分钟,都意味着更多的心肌细胞死亡,是对生命一次又一次的打折!
心梗它喜欢这样“伪装”!
心梗发作,最典型的表现是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疼痛多表现为压榨性、紧缩样、压迫感),坐立不安,出大汗,恶心呕吐等。
但除了这些典型症状,有些“骗术”颇高的心梗会用其它“奇葩”症状做伪装,误导患者,误导医生。接下来,药娃就对心梗来临的征兆做一个盘点,揭下它的层层“伪装”!
征兆1:前胸、左肩、左腋下疼痛
心脏病会导致左臂和左肩疼痛,有时也会反射到右臂。疼痛一般为钝痛,而不是剧痛,通常仅限于前臂内侧,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
征兆2:胸骨后、颈部痛
平时有冠心病史的人,如果出现胸骨后、颈部疼痛,呈阵发性胀闷痛,有明显的胸部紧迫感,并可牵引或放射至肩臂部等处,应警惕是急性心梗。
征兆3:上腹部疼痛
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四肢发冷,感觉“胃痛”等,也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心脏病引发的“胃痛”,有压迫、灼热或挤压感,有的可扩散到左肩、背及左上臂内侧。
征兆4:颈部痛、咽喉痛
嗓子疼、咽喉部辛辣感也是心梗的一种非典型表现。咽喉和心脏的神经由同一节段脊神经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神经。若突然出现喉部堵塞感并伴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又无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虑心梗。
征兆5:下颌痛、牙痛
少数情况下,心梗可以表现为牙痛或者下颌痛。但往往不仅仅有牙痛,多数还会伴随其他表现,包括胸痛、肩膀痛、出冷汗、濒死感等。另外,这种牙痛还跟运动相关,即在静止状态时并不痛,一走路、运动就会疼痛,或是疼痛不止。
征兆6:偏头痛
有一种说法是,偏头痛和心脏异常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心梗表现出偏头痛,是由于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
征兆7:左下肢、左腹股沟疼痛
突然左下肢剧烈地疼痛,并出现胸闷、憋气及出汗,应警惕急性心梗。
征兆8:无痛性心梗
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或脑血管病史者,如突然发生无诱因可寻的咳喘、胸闷、气短、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晕厥及恶心呕吐等表现,要想到发生无痛性心梗的可能,立即就诊。
6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应定期体检,以减少完全无症状性无痛性心梗的漏诊率。
心梗急救掌握这些要点!
1.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帮助患者平卧后,要第一时间打急救电话,这也是抢救生命的重要一步!
2.硝酸甘油最多用3次
心梗时疼痛发生的部位和感觉类似于心绞痛,难以区分。通常来说,当发生疑似心绞痛、心梗时,如果含服硝酸甘油能够缓解症状,一般代表着普通心绞痛,而心梗的疼痛是含服硝酸甘油所无法缓解的。
硝酸甘油应采用舌下含服的方式,每次1片,注意不要用水送服,否则会极大地影响用药效果。如不见效,隔5分钟再舌下含服1次,如果连续应用3次仍不见症状缓解,应警惕很可能是心梗。这时要立刻停止服药并拨打急救电话,注意告知医生患者已经服用硝酸甘油的剂量和情况。
3.阿司匹林要“嚼碎服用”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扩大。发生任何部位的心梗时,都可以马上服用阿司匹林,在有可能形成致命血栓的时刻,遏制住血栓进一步形成。阿司匹林用于心梗急救时,可以选择阿司匹林嚼碎服用mg,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药效。
药娃温馨提示:
预防心梗,小伙伴们应从以下4点下手:
戒烟限酒;以清淡饮食为主,按时进餐;生活有规律,避免熬夜工作,保持心态平和;坚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