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干细胞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案例
TUhjnbcbe - 2024/9/15 12:10:00
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1/5477255.html

心血管疾病(CVD)是由心脏和血管状况异常引起的循环系统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因其高发病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缺血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因微环境的高氧化应激引起局部细胞减少、组织纤维化、瘢痕组织的形成与心脏重构,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成为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胁。

目前抗心肌缺血,抗心肌纤维化,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等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逆转心肌细胞坏死和改善心脏功能。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的新方向,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损伤组织修复。移植后能够使坏死的心肌细胞再生,避免坏死区域成纤维细胞聚集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心功能的永久性减退,使患者能够明显获益。

因此,基于干细胞的疗法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治疗受CVD影响的受损和周围组织的修复。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研究发现,诱导后的心肌细胞可以与宿主细胞之间形成闰盘,成为功能合胞体直接参与宿主心脏的收缩,增强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减少心肌梗死区坏死面积减少,提高射血分数,轻度改善心功能。

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EGF)、抗坏血酸和肝素等诱导剂直接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促进新的血管形成。

间充质干细胞的抗凋亡作用: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少心肌酶外漏,具有积极逆转心肌受损、改善心力衰竭进程的作用来改善心功能。

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抑制炎症反应、抗纤维化、趋化及归巢等过程。

干细胞疗法与缺血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严重而持续性缺血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TENG等在体内实验中应用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在心肌内局部注射MSCs分泌的外泌体能够显著促进血流恢复、减小梗死区域范围、保护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体外实验将用外泌体预处理过的干细胞注射移植到心肌梗死区域,发现MSCs分泌的外泌体能够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

LING等研究中发现冠状动脉内给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通过分泌VEGF,IL-6和MCP-1诱导血管生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4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着改善,证实自体BM-MSCs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干细胞疗法与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ZHAO等在评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研究中,将59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9)。治疗组接受药物治疗以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冠状动脉内移植,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

1个月后,治疗组的NT-proBNP水平,LVEF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助于改善心脏重塑功能,降低死亡率,证实了MSCs治疗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

此外,研究发现MSCs同样适用于非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BUTLER等研究中对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静脉注射缺血耐受的MSCs。22名患者被随机分配静脉注射MSCs或安慰剂。与安慰剂相比,MSCs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36.47米),改善功能状态评分(+5.65)。

干细胞疗法与动脉粥样硬化(AS)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血管壁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效果还不满意。

图源:万方数据

在体研究表明MSC对动脉粥样斑块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斑块形成和促进斑块稳定两个方面。MSC可以通过分泌抗炎因子、抑制血管炎症反应、调控斑块内细胞成分、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减少病灶内的凋亡细胞数量等调控AS的进展。

综上所述,研究表明干细胞在干预心血管疾病是通过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再生心肌细胞,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纤维化程度来改善心脏功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信不久将来,干细胞移植必将成为临床干预心血管疾病较好选择。

1
查看完整版本: 干细胞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