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发挥合力创造奇迹甘肃省首例急性心肌
TUhjnbcbe - 2024/10/22 15:58:00

近期,兰大二院多个科室协作,接力救治一例极危重心肌梗塞患者,该患者心梗后并发了巨大室间隔穿孔、室壁瘤、瓣膜返流、心脏破裂前兆,入院时循环、呼吸等重要脏器功能均出现严重障碍。经积极抢救后,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该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在甘肃省尚属首次,也是兰大二院业务能力精湛、团队协作能力强、管理科学有序、设备精良的集中体现。

3月8日,兰大二院胸痛中心接诊了一位不寻常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时已行气管插管并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已给予了多种药物,但仍表现为四肢冰凉、无尿、血压75/34mmHg,属一种心脏功能极差、所泵出的血液不能满足全身需求的严重状态。面对该危重患者,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转运至心血管内科心脏监护病房(CCU)。副主任林欣带领医护团队,在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情况下,采取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等多种措施,使患者生命得以暂时维系。后续的检查及术中探查表明,患者存在严重的冠脉心肌桥和粥样硬化,导致了心肌梗塞,进而并发了巨大的室间隔穿孔(直径3cm)和室壁瘤形成、瓣膜返流,并即将发展成为心脏自发破裂。

接力第二棒:艰难的ECMO之路

虽经上述积极治疗,患者状态仍不稳定,进一步的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刻不容缓。王炜副主任医师带领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给患者以ECMO辅助治疗,通过机器短期内部分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让患者生命得以暂时延续。在31天的ECMO治疗过程中,患者经历了肝衰竭、肾衰竭、感染、出血、血栓、两次手术转运等多种危险,实现了上机第4天撤除CRRT、第6天撤除呼吸机、清醒ECMO26天、自始至终一套ECMO耗材设备、患者31天卧床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良结果,为后续的外科手术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接力第三棒:多科协作,挥刀斩魔

依据医学指南,外科手术是治疗这类患者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但早期手术的死亡率极高,而手术太晚则可能出现严重的重要脏器的功能不全、混合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破裂、猝死等严重问题,最终丧失手术时机,所以何时手术是摆在外科医师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为此专家团队多次评估患者病情,并经历了多次的多学科讨论后,最终决定在心梗后1月左右施行外科手术。4月8日,心脏外科主任吴向阳主刀为患者施行手术,为保障手术成功,魏万胜主任带领的体外循环科、王迎斌主任带领的麻醉手术科均派出了最强阵容。术中发现患者心包腔内有血性积液约ml,室壁瘤壁薄且呈暗红色,这提示若不手术,可能在后期会发生心脏自发性破裂。最终为患者修补了穿孔的室间隔,松解了心肌桥,修复了返流的瓣膜,旷置了室壁瘤从而杜绝了可能发生的心脏自发破裂。手术结束后,患者生命体征明显得到改善,并在手术室成功撤除了ECMO。

接力第四棒:细心呵护,春暖花开

患者术后转入心脏外科监护室(CICU),此时的患者仍很危重,心、肺、肝、肾、脑、消化、凝血等多个脏器及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同时还面临着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内环境紊乱、出血、感染、全身肌肉无力、营养不足等多重压力。上述各个方面均十分重要且密不可分,部分环节在治疗上甚至相互矛盾,若稍有不慎,有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则可能导致所有的器官功能恶化,最终死亡。在以赵启明主任为首的监护团队的细心呵护下,患者各器官功能得以快速恢复,病情逐步好转,术后4天再次脱离呼吸机,7天撤除IABP,8天转出CICU。目前患者已转入心外科普通病房,可自主进食并能下地活动。

据吴向阳主任介绍,该患者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患者病情重且罕见,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心脏自发破裂均为心肌梗塞的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室间隔穿孔的发生率仅占心肌梗死的1%,三种同时发生的概率则更少之又少。其次,该患者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了手术,修复了已经发生的所有心脏问题、阻止了正在发生的心脏自发破裂的进程,是患者最终康复的关键环节之一。最后,患者的康复是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医务人员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患者家属给了医务人员最大的理解与支持,使得很多关键的治疗措施能及时应用。正如在外科手术前,患者家属曾经对吴向阳主任说“我们知道病人的病情,也知道手术的风险,请您不要有思想压力,尽力救治就好,我们相信您”。

最朴实的语言,道尽患者及家属心声;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着可圈可点的事迹;集体的合力,创造着一个个医学奇迹;医患双方良好的沟通,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健康屏障。

患者在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治疗

无影灯下的静默:手术中

患者术后在心脏外科监护室接受治疗

患者重新站了起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挥合力创造奇迹甘肃省首例急性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