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山东枣庄竟然出了这两大名人,一位曾是开国
TUhjnbcbe - 2025/1/4 19:55:00

枣庄,是山东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省重要的现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截至年,全市下辖5个区、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3万人,城镇人口.24万人,城镇化率58.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亿元。年,枣庄市地区生产总值(GDP).91亿元,可比增长3.6%。当然,枣庄市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两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曾是开国将军,一位是院士。

第一位:杨斯德

杨斯德(年11月17日-年9月7日),男,山东省枣庄市滕县(今滕州市)人,年3月参加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年3月入伍,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原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原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年9月7日,杨斯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杨斯德将军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上,一生的经历曲折传奇,被誉为“策反将军”。年11月,杨斯德出生在山东滕州一个贫农家庭,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历任山东苏鲁支队政治部敌工股股长兼特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六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部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敌工股股长、赣榆地区工作团书记等职。自年起,杨斯德将军长期战斗在滨海南部的赣榆、海陵等地,他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经常深入连云港、新浦等敌人核心据点争取上层人士,建立内线,获取情报,孤立、分化、瓦解日伪军,为打击敌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年6月,杨斯德调任八路军师教导二旅六团敌工股长兼中共赣榆县委敌工部长。在此期间,他成功策划和组织了针对赣榆伪“和平建国军”第71旅李亚藩部的策反工作,争取到该旅一团团长黄胜春、副官刘连成等内线,使我军兵不血刃诳开城门,以牺牲3人的微小代价,一举消灭敌军余人。年8月,我馆“革命前辈口述史工程”摄制组,赴北京对杨老进行了专访。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老将军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赣榆战役中策反工作的全过程,并为纪念馆题词“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紧密相结合,是我军解放赣榆城的范例”、“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解放战争初期,他历任科长、副部长、部长、师副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南京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兼师政治委员等职,先后参加渡江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师政治委员、处长、总政联络部副部长、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总政联络部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兼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年9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第二位:王士雯

王士雯(年3月29日—年1月30日),女,回族,山东省峄县人,老年心脏病学和老年急救医学专家。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原中央大学医学院)。—年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医学院深造心血管病理,获心血管病理博士后证书。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士雯曾在国立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是我国新兴学科老年医学的奠基人之一。我国第一个老年医学博士生培养点和唯一的老年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了近百名老年医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高级人才,长期致力于老年心脏病和老年急救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临床综合征—老年多器官衰竭,并提出老年多器官衰竭的肺启动机制的学说,显著提高了其救治成功率。在国内率先总结和推广了对老年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内科保障的经验,对老年冠心病、尤其是老年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进行了系列研究,显著降低了其合并症和死亡率。

30余年来,她亲自成功地对多例患有冠心病或肺心病老人急症或择期进行脑、胸、腹、泌尿等科大型手术,进行了全面的内科保障。在她的带领和指导下对数千名老年心脏病患者需进行非心脏外科手术成功地进行了内科保障,使病人顺利承受重大手术。王士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这一老年医学和老年急救学的新的临床综合征。80年代以来,她在国际上率先提出MOFE的临床特征和定义,建立MOFE的动物模型,找出MOFE的敏感目标,提出MOFE的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分解,包括国内外从未见报道的临床三型;在国际上首先进行了MOFE的流行病学调查,弄清了该病的高危因素,提出了相应群体防治对策;尤其是应用临床和实验研究成果指导抢救,使其救治成功率上升了一倍以上,挽救众多MOFE患者的生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外认为4个以上器官衰竭者死亡率%。

王士雯教授在临床日常诊治工作中,设身处地为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着想,勇于突破老年患者的“年龄禁区”,不怕承担风险。她先后在老年患者中开展了电生理、导管右心起搏、冠状动脉造影、溶栓、球囊扩张等多项先进诊治和介入治疗技术,使老年患者不因高龄和地位特殊而失掉享用最先进但又有一定风险的高新医疗技术。她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上,作风细致、深入、周全,并善于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正确意见;在重大医疗决策中,能排除众议,勇于负责,坚持为患者提出最佳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治疗目标。几十年来,上千例高危患者经过她正确的医疗决策,闯过了医疗难关,不仅挽救了其生命,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枣庄竟然出了这两大名人,一位曾是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