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少见的“富贵病”开始找上门来。最近几年,高血脂问题异常严峻,虽然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心脏病、肾衰竭和高血压、脑梗塞等。
再一说到胆固醇,许多人如临大敌,恨不得将它斩草除根。大家纷纷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比如吃素不吃肉,吃蛋白不吃蛋黄……
基本上都是从饮食方面下手,但是吃素就可以避免高胆固醇了吗?胆固醇究竟是不是越低越好?
只吃素不能降低胆固醇!
很多人认为,肉类中含有胆固醇,而素食中的胆固醇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只吃素不就可以降低胆固醇了吗?
实际上,人体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来源于自身的合成,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是很少的,吸收率只有30%左右。
而且胆固醇的水平受到年龄、性别、饮食、生活习惯、喝酒、肥胖、缺乏运动等多方面的影响,只吃素不过是改变了饮食,如果其他因素仍然存在,对胆固醇的影响并不大。
再加上,有些人虽然吃素,但摄入过多的甜食主食,或者吃很多的植物油,导致发生肥胖,胆固醇也会升高,而且素食中有些营养物质较为稀有,比如维生素B12,若是长期缺乏,脂质代谢被干扰,代谢紊乱加重,造成胆固醇升高。
所以,只吃素无法降低胆固醇,还会因营养不良而损害身体健康,使免疫力降低,还会让胆固醇水平升得更高。
很多人将胆固醇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摄入过量,会给血管添堵对胆固醇退避三舍,甚至认为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那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胆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
胆固醇的含量并不是越低越好。胆固醇是人体组织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只有在胆固醇的协助下,免疫系统才能完成自我稳定、免疫监视和防御感染等功能。
胆固醇还是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和人体的生命活动,电解质代谢、生殖功能等都密切相关,如果胆固醇缺乏,必然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其实,我们的皮肤、骨骼、心脏、血液等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含有胆固醇,胆固醇对人体而言不可或缺,还有组成生物膜等重要的生理作用。
人体中的胆固醇其实分为两种,一种名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这种胆固醇是“好胆固醇”;另一种名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会在人体内形成斑块,血流速度会因其阻碍而变慢,甚至完全堵塞,使人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好胆固醇”不仅对人体十分重要,还帮助排出和抑制“坏胆固醇”。
因此,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该将胆固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既然长期只吃素不能降低胆固醇,那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呢?应该如何去控制自身的胆固醇水平正常?马上为大家揭晓!
正确降低胆固醇的方法:
1、多吃高纤维食物
纤维可以和胆汁酸相结合以增加胆盐在粪便中的排泄,降低胆固醇的浓度,粗粮、蔬菜、水果等都是含纤维多的食物。
2、少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
对于动物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要限制摄入,蛋类每天不超过1个,食用油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
3、多喝茶
有研究证明,茶叶有助于降低血脂,并促进脂肪的代谢,对于想要降低胆固醇的人而言,多喝茶是个不错的选择。
4、戒烟戒酒
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和酗酒会干扰血脂的正常代谢,使得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上升,胆固醇高的患者最好戒烟戒酒。
5、加强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所需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胆固醇的利用率下降,过多的胆固醇在体内堆积,最后使血液总胆固醇水平过高。
所以,多运动才能加快热量消耗,辅助降低血脂,而且运动还能加快新陈代谢速度,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或游泳等,不能盲目做无氧运动或剧烈运动。
6、药物治疗
当饮食和运动都无法很好调控胆固醇水平时,应当及时就医,用药物将胆固醇降到正常值,避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