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动起来运动可以缓解这些疾病
TUhjnbcbe - 2025/1/18 16:54:00

年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全球健康》上由剑桥大学团队领衔开展的研究发现,全世界每年至少有万人通过充分的身体活动而避免了过早死亡。而在中国,运动预防了18.3%的死亡,相当于避免了.65万40岁—74岁人群死亡。为帮市民正确认识运动,记者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行探访。

心梗患者快步走

胸闷气短明显改善

陈先生今年55岁,去年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进行了冠脉搭桥手术。虽然治疗及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心肌坏死面积较大,心功能严重减退,出现了严重的心衰症状,稍微活动便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状况,半夜经常被憋醒。为了改善心衰,陈先生来到哈市一院就诊。

全面检查后结合病情,心内一科副主任周大亮为他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周大亮告诉记者:“我们评估了陈先生的最大安全运动量,并给他制定运动处方,主要形式为‘快步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他的运动强度、时间、频率等,经过7个月的药物治疗加上康复运动治疗,目前患者胸闷气短症状明显缓解,一般生活无不适。”

医生建议

研究显示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脂质代谢紊乱、改善心绞痛症状、改善血管支架后再狭窄、降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市民日常可根据自身情况,保证每周3至5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步走、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

心梗患者不能运动?其实,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讲,有效的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及并发症,但类似广场舞等小强度运动起不到治疗作用,运动强度大了也存在风险,心肌梗死患者应到有心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进行运动治疗。

体检发现血糖高

运动给降下来了

孙女士今年54岁,两年前单位体检时,她发现自己血糖值偏高,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她观察,并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我是个很重视保养的人,而且身边也有一些糖友推荐我多运动,说对降糖有帮助。”孙女士告诉记者,每餐后她就到室外有规律快走,走到微微出汗,保证每天走步以内。如果天气不好,她便会选择室内运动项目。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均衡营养、粗细搭配,保证低脂少油、少糖少盐。经过一年的规律生活,孙女士再测量时,血糖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值。

哈市一院内分泌二科主任徐滨华介绍,规律运动可以增进体能、控制体重。市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且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尽量选择大肌肉群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单车、游泳、太极拳等。体质虚弱者可以进行床上运动,分别运动上肢、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开等运动。

医生建议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以使肌肉收缩、消耗血糖,从而使患者减少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剂量,还可以刺激胰岛素的活化,帮助降低血糖,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控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调整药物,切忌自行停药。糖友运动时,建议穿着适合自己的鞋袜,不要空腹运动,适当运动、量力而行,当发生低血糖或感冒发烧时,应暂停运动。

每天走30分钟

抑郁症基本缓解

年刊发《柳叶刀·精神病学》上一项对万人进行的研究发现,一般人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四天不开心,而那些积极锻炼的人郁闷的日子要比不参加任何运动的人少1.5天。而对于有抑郁病史的人,运动带来的这种好处更为明显,郁闷的日子每月要比不运动的人平均少3.75天。

张女士今年35岁,半年前出现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没兴趣,每天懒在床上不动,家人带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六疗科主任李晶诊断张女士为抑郁症。“抑郁症一个典型症状便是内动力缺乏、情绪调动差,导致主观能动性下降,严重时会觉得活着很无趣,出现轻生念头。”李晶告诉记者,她对症为张女士开了抗抑郁药,同时还开了“运动处方”。

“所有的药都需要时间去启用药效,与其被动等待,不如让患者主动配合,而运动就是极好的一剂辅助药。”李晶介绍,她指导张女士每天晚饭后到小区里走30—40分钟。张女士家所在的小区每天都有很多居民遛弯,逐渐形成了小集体。刚开始张女士是不情不愿地完成任务,但两天后,她开始主动走出家门。有时她如果没下楼,邻居们会在群里问她要不要一起运动。每天下楼运动不仅增加了张女士的社交,也让她找到发泄负面情绪的途径,目前她的症状基本缓解,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医生建议

运动会使大脑兴奋灶增加,积极情绪就会增多,是一个很好的宣泄途径,还对缓解失眠问题有帮助。同时,增加社交对情绪也很重要,每个人都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市民可以多交一些聊得来的朋友,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斤小伙运动减重

一年瘦了30斤

王先生今年23岁,身高1.8米体重斤,因为肥胖他还出现了高尿酸、高血脂等,这些健康指标甚至影响了他的求职路。为了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为了自己的健康,他来到哈市一院减重代谢外科。

“王先生处于一级肥胖和二级肥胖的临界值,没有达到手术减重的指标,所以我们还是建议他科学减重。”减重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徐东升告诉记者,根据王先生的情况,减重代谢外科结合内分泌科对他的健康指标进行调控,在医生为他提供的饮食方案的基础上,王先生参加了一个减重训练营,一年时间瘦了30斤,健康指标也基本恢复正常。

徐东升介绍,科室常会接收一些青少年肥胖患儿,多是溺爱导致。他说:“我遇到过一个12岁男孩,身高1.6米体重斤,肥胖指数35,已经出现呼吸暂停综合征,经常睡觉被憋醒。询问病情发现,是奶奶总觉得孩子上学累,各种高营养、高脂食物给孩子补,又舍不得孩子多运动导致的肥胖。”

医生建议

运动是相对科学又有效的减重方式,市民应保持吃动平衡,有减重需求的市民可保持消耗略大于摄入。应该尽量戒掉外卖、零食、夜宵,保证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摄入,可以多吃粗粮,牛肉、鱼肉等低脂肉,以及西兰花、菠菜等蔬菜。市民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购物时看一眼包装上的“热量”,保证每天摄入热量总数不超过体重×25,如正常70公斤成年人,摄入不超过25×70大卡,超重或减重期市民,热量减少三分之一。

运动量可以跟随一天的摄入进行调整,但运动不宜过量,一定要结合个人情况适度进行。当出现病态肥胖常规减重方法无效时,建议及时就医。

链接

运动越猛越好?

专家教你咋正确运动

赵先生是一位运动达人,每天吃完饭他都会走步—步,如果今天没走,明天也会补回来。近日,他因工作忙两天没下楼走步,便打算一天全补回来,便一次走了4万多步。走完没多久,赵先生的膝盖就肿了起来,一走路就疼。因为自己有滑膜炎病史,意识到可能老毛病犯了,赵先生开始在家静养。

“我闲不住,身上不能动嘴就不闲着一直吃,然后就感觉口渴,一测血糖值20多,医院了。”经过检查,医院骨外二疼痛科主任雷南伟诊断他是滑膜炎复发,且患上了高血糖,建议赵先生到内分泌科进行系统治疗。

雷南伟介绍,合理运动是可以适当保护骨关节的,如太极拳、轻缓的瑜伽、游泳、骑自行车等,都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并减少疼痛,但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时到达拉筋的目的、肌肉有酸痛感、开始冒汗、心率加快即可。雷南伟提醒,在骨病急性期炎症期间不建议运动,处于恢复期时可以适当运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起来运动可以缓解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