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慢性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许多老年人长期患有心脏病,有些人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也容易得心脏病。很多人一进门,医生就能知道病人的心脏有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怎样才能知道一个人的心脏不好?
在医院,心脏的好坏,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就是心电图和心脏彩超,通常都是根据心脏的情况来判断心脏的好坏。其实,医生在没有检查的情况下,也能看出病人的心脏状况,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症状,比如病人刚刚到了诊室,就上气不接下气。在做体检的时候,病人不能平躺,躺下后会有呼吸困难;也有可能是在体检中发现了下肢水肿。综合考虑,应该是心脏出了问题。
我们平时怎么辨别自己的心脏不好?
1、胸闷。胸闷,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着,不排除是情绪、呼吸系统等器官的变化,需要考虑是心肌缺血。
2、胸痛。排除胃部、肺部疾病之后,出现心绞痛的可能性很大,长期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属于典型的心肌梗塞,需要急救。
3、不能平躺在床上,平躺数分钟就会出现喘息,要等坐起来再做好准备,排除肺部疾病后,有很大的可能是心功能衰竭,属于常见的心脏病。
4、下肢水肿。下肢水肿的表现,主要是由于肾脏的原因,心脏不好也会造成下肢水肿,或者是全身水肿,心功能衰竭会导致肾血流量下降,体循环静脉压增高,从而导致下肢肿胀。
5、心跳过快。大多数人在运动和紧张后心跳都会加快,但也有一些心脏病病人,即便心境再好,心跳过快也会导致心慌、心悸、坐立不安。易疲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左心功能受损,心排出量减少,无法满足周围组织的充盈,所以才会出现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