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是一位75岁的退休工人,年轻时在工地上劳碌奔波,平时也不怎么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几年前,他第一次感受到胸口剧痛,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幸好,手术及时,李大爷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然而,几个月前,他又一次感到胸口沉重,这次,医生告诉他,他的心脏再次出现了问题。
李大爷不解地问医生:“上次不是已经治好了吗?为什么这次又犯了?”医生耐心地解释道:“李大爷,其实心肌梗死后再发的风险很高,特别是在您的年龄段。
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针对位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发现像您这样的老人再发心肌梗死往往有一些共性,这些是可以通过注意预防的。”
再发心肌梗死的四大共性根据年,美国ZhouY团队在AmericanJournalofCardiology上发表的《RiskFactorsforRecurrentMyocardialInfarctioninElderlyPatients》研究。
该团队分析了位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健康数据,最终发现,再发心肌梗死的患者普遍具有以下四个共性:高龄、糖尿病、药物依从性差和高血压。
1.高龄研究背景:ZhouY团队的研究显示,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高于65-74岁的人群。
研究数据显示,75岁以上的患者中有近35%在首次心肌梗死后的五年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而这一比例在较年轻的老年患者中仅为20%。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动脉逐渐硬化,心脏功能也在慢慢衰退。这使得老年人的心脏对血流不畅和血管阻塞更加敏感,心肌梗死后,受损的心肌组织修复能力较弱,更容易在未来再次遭遇梗死。
因此,对于高龄患者,医生建议在生活方式上进行严格管理,避免诱发心肌梗死的风险因素,如过度劳累和不健康饮食。同时,定期检查心脏功能,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也至关重要。
2.糖尿病同样的研究还指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首次心肌梗死后,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高出约30%。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偏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加快,从而使得心肌梗死的风险成倍增加。
糖尿病被称为“血管杀手”,不仅因为它会导致动脉硬化,还因为它会使血液变得更加黏稠,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这些血栓一旦堵塞了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便会引发心肌梗死。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心肌梗死后的管理中,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