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海宁大潮网
前两天,医院接诊了1名患者,他才31岁,半夜突然胸口剧痛,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医生说,这个病越来越年轻化了,而且夏季正高发。
这是什么病?据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吉亚军介绍,七月以来,医院心内科已经接诊过好几名得这个病的患者,而且年纪都还很轻,分别才31岁、36岁等。
31岁的患者是一位小伙子,睡梦中突然胸口剧烈疼痛,全身大汗淋漓,打后医院急诊。小伙检查显示为前降支完全闭塞,医生紧急给他的心脏植入两枚支架后,才脱离危险。
躺在病床上,小伙对医生说,自己经营着一家店,平常不怎么注意体重,生活也不太规律。当天和朋友打了一场球,下午的时候就开始出现胸闷的症状,结果没想到晚上就这样了。
吉亚军说,这个小伙因为长的比较胖,血压也很高,平常心脏负担就很大,这次大热天打了个篮球,一下子就诱发了急性心肌梗死。
有人心脏骤停5次!
除了海宁以外,别的地方还有这样一个病例,年过5旬的张福来(化名)吃完早饭和往常一样在做一些家务。上午9点时,他突然感到胸部压迫性的闷痛,而且越来越重,豆大的汗珠止不住的流淌下来。老张连忙躺了一会,可症状却不见好转,家人赶紧医院急诊科。
到了急诊室,医生立刻给老张做了心电图,发现他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便立即呼叫心内科会诊。
在查看资料了解病情后,专家们考虑患者是大面积的前壁心肌梗死,风险极高。由于没有相关医疗设备,医院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开通闭塞的血管。
不想,医院,险情发生了:张福来突然心跳骤停了2次,医院。怎么办?是先留下了抢救稳定后再转,还是继续转运?患者病情十分危险,多一分钟的延误就多一分危险。
片子显示大面积的前壁心肌梗死
医院的专家当即决定派了一名心内科骨干医生随车抢救,仍争分夺秒医院。在路上,张福来心脏又停跳3次,都被随车心内科医生尽力除颤抢救,心脏复跳。
医院后,在主刀、助手、护士娴熟的技术和完美的配合下,一般需要40分钟的手术仅仅20分钟作用就顺利完成了,病人堵塞的前降支在冠脉支架植入后胸闷胸痛症状快速缓解。
心梗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如今心脏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不幸走入了心脏病的队伍。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三高”食物在人们食谱中的比重增加,不科学的膳食容易导致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而且年轻人临床“三高”特征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另外,吉亚军医生认为,抽烟、喝酒、熬夜、工作压力大、情绪易急易怒、精神高度紧张等是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都在增加心脏负担。
记者帮大家收集了一些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措施,赶紧来看看吧。
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1.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治疗,医院检查。
2.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3.注意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在大幅度降温和大风雪等恶劣天气时,减少外出和室外工作时间,谨防感冒。
4.适度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使冠状动脉建立起侧支循环,保证对心肌的血供。
5.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6.清淡饮食:要适当地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多吃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暴饮暴食及酗酒。
7.戒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加重病情,引发心绞痛和心梗。
8.保持良好心态,不急、不躁、不怒、不生气。
9.已有冠心病的病人应有随身带药的习惯。
10.重视心绞痛症状,不论典型还是不典型心绞痛,要尽快就医;不稳定心绞痛很容易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的危险将大大增加。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急性心梗患者因医院外;而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绝大多数都能化险为夷。
夏季是心梗易发季节
医生提醒:夏季是心梗易发季节。夏季天气炎热,易出汗,若饮水少会造成血黏度升高,使周围血管扩张、内脏血管管再分配减少、心脏负荷增加,如合并冠脉血管病变,极易导致心梗发生。
其次,过度贪凉,如空调、冲凉、冷饮等冷的刺激易诱发冠状动脉反射性痉挛,血管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易诱发心梗。此外天气燥热情绪激动,也是诱发因素。
(原标题《夏季高发!海宁才31岁的小伙睡梦中胸口剧痛!医生:这病越来越年轻化!》,编辑张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