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凶险41岁男子,深夜抢救,这习惯很多人
TUhjnbcbe - 2025/5/10 18:42:00

41岁的杨先生是个商人,平时应酬多,是一个有着20年烟龄的老烟枪,平均每天60支烟。11月初,他和朋友聚餐时,突然胸痛、大汗、濒死感。随即被送往余杭一院。

余杭一院急诊科立即查心电图,提示下壁ST段抬高,诊断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梗”。随即启动胸痛中心抢救预案,开通绿色通道。

经过与杨先生妻子充分沟通后,余杭一院心内科袁红专家团队立即为其施行急诊冠脉造影术。造影显示右冠完全闭塞,当即予植入一枚支架,闭塞的血管得以开通,血流恢复,患者转危为安。

近年来,像杨先生这样年纪轻轻患上心血管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旧首位,每5例死亡中2例死于心血管病。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日趋年轻化

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除了与基因、年龄、性别等不可调整因素有关外,和吸烟酗酒、油腻饮食、熬夜等可以改善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致心梗!吸烟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保持规律作息、不嗜烟酒,正常饮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真正的健康状态。

出现胸痛、胸闷·医院就医

急性心梗标志性症状是胸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至颈部、咽部、下颌、上腹部、背部上方等。一旦胸部突然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或出冷汗,持续时间超过10-15分钟仍不缓解,要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刻就医。

心脏骤停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期”,患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一半的患者有可能被救活,否则会给患者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心肺复苏掌握口诀

#

环境安全

抢救前应以保证环境安全为前提包括施救者、心脏骤停者和旁观者的安全。

#

观察反应性(叫)

用双手轻拍患者肩部并呼唤患者,禁止摇动患者头部,防止颈椎损伤。同时反复扫视头部到胸部,看胸廓起伏。一般持续5-10秒钟,确认患者没有呼吸,可以开始心肺复苏。

#

呼叫帮助,拨打

如果患者在呼叫时无意识,要赶紧拨打急救电话,说明情况和所在位置,并时刻保持电话畅通。

#

胸外按压

确保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坦表面上,施救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下半段,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5-6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次。

#

有效的人工呼吸

用将患者下颌抬起,头部后仰,开通气道,用放在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正常吸一口气,用嘴封住患者的口周进行人工呼吸。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1
查看完整版本: 凶险41岁男子,深夜抢救,这习惯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