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栋通讯员叶倦
寒潮来袭,心血管事件频发。这段时间,医院每天都医院接受治疗。12月1日当天,医院抢救了7位急性心梗发作患者。“胸痛是急性心梗发作的典型症状,近阶段如果出现胸痛,一定要高度警惕急性心梗发作,医院就诊。”该院的主治医生提醒道,天气突然降温,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发期。
椒江51岁的陈先生平时身体不错,除了偶尔感冒,很少有什么大毛病,医院。12月1日下午,他在家里突然胸部开始隐隐作痛。因为身体好,所以他当时根本没往心里去,就想着休息会就好。但没想到随着时间推移,疼痛一直没有好转缓解的迹象,反而越来越厉害。到傍晚时,已经疼痛难忍了。家人发现陈先生的异常情况后,医院急诊。
急诊接诊医生听了陈先生的述说,结合对他的初步检查,高度怀疑他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随后的一系列检查也证实了医生的判断——陈先生心脏一根重要血管已经堵塞,急性心肌梗死确诊。
由于病情严重,陈先生需要马上接受DSA介入治疗,开通堵塞的心血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医院马上启动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程序,迅速将陈先生送进介入治疗室。医院胸痛中心专家、心内科副主任蔡海鹏带领团队火速赶到,通过DSA介入治疗开通了陈先生堵塞的心血管,让他转危为安。
蔡海鹏介绍,冷空气来袭,季节交替时期,气温起伏大,都会造成人体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心梗发生的可能就大幅提升。
从11月底开始,蔡海鹏和同事们一直都处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中,不是在抢救,就是抢救路上。这几天,台州迎来寒潮,气温大幅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一次增加。蔡海鹏和同事们就更加忙碌。前几天,蔡海鹏就和同事们24小时里抢救了6位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患者。12月1日,他和同事们一天时间里又抢救了包括陈先生在内的7位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患者。
蔡海鹏表示,急性心肌梗死造成的缺血对心肌伤害很大,一旦缺血时间过长,心肌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心肌大面积缺血死亡,就会导致心脏“停摆”,其后果不堪设想。而急性心梗黄金抢救时间为分钟。急性心梗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果能在分钟内完成,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超过分钟,抢救难度成功率就会明显下降,即便抢救回来,也很容易造成残疾。
蔡海鹏介绍,救治急性心梗,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介入治疗。“医生们的努力方向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迅速开通急性心梗患者被堵塞的血管,就能让患者及时脱离险境,转危为安。所以患者发现身体异常,出现胸口反复疼痛的症状,千万别忍着,医院检查,争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医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