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一种责任,实施一些预防,掌握一点技能,保持一份警惕,为他人也为自己,让血管保持畅通,让心脏永享健康。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医院胸痛中心见到了经家属与医护共同抢抓“黄金分钟”、从死神手里夺回的焦先生。
今年53岁的焦先生由于最近工作任务重,连续三天两夜没合眼,18日凌晨3点,正在家中处理工作的他突然昏迷……
“想想真是后怕!当时我爸突发急性心梗,昏迷了。我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不到两个小时我爸就从手术室出来了。非常感谢马主任抓住了黄金救助的时间!”焦先生的儿子握住主任医师马晓文的手感激地说。
牢记两个“”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由于抢救及时,焦先生目前生命体征已经趋于平稳。“和很多的突发性疾病一样,心梗发病的那段时间是最危险的,死亡也多发生在起病的分钟之内。医院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突发心梗,出现持续剧烈的胸痛,医院,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路途中一旦出现室速或室颤,医生可以给予及时的处理。”马晓文说。
突发心梗时这些做法是错误的
此外,有的家属在心梗发生后会手忙脚乱地给患者喂两口水,想以此来缓解症状,但其实心梗患者不能一次喝太多水,因为水分快速进入血液,会使血液量增加,患者不健全的心脏承受不了,反而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
“喝水可能会造成误吸、呛咳,对心肌梗塞的病人没有太大帮助,反而有引发肺部感染的风险。”马晓文强调,“也不要盲目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心脏呼吸骤停,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速室颤发生的概率。不恰当的急救方法,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肋骨骨折。”
医护人员正在示范心肺复苏的正确急救方法张文博摄
“能听到我说话吗?……病人无意识、无呼吸、颈动脉无搏动,现场环境安全,快拨打……”在胸痛中心的大厅,医护人员组织患者家属们共同学习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如果患者已经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呼吸微弱,方可进行心肺复苏。”
“秋冬季节我们的心脏冠脉处于应激状态,更容易发生心梗,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暖和休息,每天睡眠不少于8小时,还要注意低糖低盐低脂饮食。不主张有心脑血管的病人晨练,最好放在早上10点到下午4点,有太阳、气温高时再出来锻炼。出现胸痛胸闷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就医。心梗拨打,胸痛中心快救命。”马晓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