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高雯携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蒙淑红、副主任医师张庆华、董海德等15人的医护团队,成功为一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施行了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有效打通梗塞的“罪犯”血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该例急诊冠状医院急诊医学科自主完成,在本地区尚属首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急诊急救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以往需要外请专家择期施行介入手术的急性心梗患者,能够及时抢救,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治疗时间。
8月28日早晨,50岁的王先生在上班时,突感胸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晕倒在地,被单位医院抢救。经初步确诊,王先生患的是死亡率极高的急性心肌梗塞。医院先后为他进行了两次药物溶栓治疗,均未成功,医院求救。此时已距王先生发病近10个小时。时间就是生命,在派出救护车转接病人的同时,市医院急诊医学科、介入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医生、护士迅速到位,急诊PCI(急诊介入治疗)紧急准备就绪。
下午6点48分,医院,在同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病人被紧急推入介入室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中,高雯副院长在急诊PCI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将2枚支架置入患者梗塞的“罪犯”血管,撑起狭窄的冠状动脉,让血流通畅。4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从救护车转接病人到紧急介入手术抢救成功,该次急救总共用时不到三个小时,及时成功的血管开通抢救,保证了王先生术后的迅速恢复,住院10天,王先生即康复出院。
医院副院长高雯介绍,目前,急性心肌梗塞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而言,发病后的12小时内是和时间赛跑的关键阶段。这12小时,诠释了“时间就是生命”。而从接诊到开始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90分钟,是急性心肌梗塞实施救治的*金时间,如果能够把握这宝贵的90分钟,为更多的心肌梗塞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会大幅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从而更大程度地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为自治区临床重点学科,市医院急诊医学科外请国内心血管介入领域的知名专家来院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有9年的历程。九年磨一剑,该院急诊PCI技术在国内先进技术的帮带下积累了丰富经验,技术日趋成熟,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急诊介入队伍(包括介入医师、技师、护士等)业已形成。本次,该院急诊医学科在我市率先独立将急诊介入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对于有效降低心肌梗塞病人死亡率,不断提高抢救能力和医疗质量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