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也是病*性感冒、肠炎的高发时期,儿童由于自身抵抗力较低往往容易感染病*,但是在看似简单的疾病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威胁,那就是病*性心肌炎。什么是病*性心肌炎?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处理?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病*性心肌炎。
发病因素
病*性心肌炎和病*性感冒、病*性肠炎有着密切关系,往往是由于感染了柯萨奇病*AB组、溶血链球菌病*、脊髓灰质炎病*等进行诱发,发生率为5%,其中柯萨奇B组病*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而柯萨奇B组病*与胃肠型感冒发生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及危害
病*性心肌炎除了有一周以上的病*性感冒和病*性肠炎的发作史外,伴有心悸、心累、头晕、呼吸困难,结合心脏B超可以发现心脏增大,心前区水肿,心肌坏死标志物呈阳性。严重的会出现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少数抵抗力较好的年轻人可以自愈,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危害是巨大的,有死亡的风险。
临床治疗
临床采用对症治疗,采用抗病*治疗和营养心肌治疗,注意休息和摄入高蛋白饮食,以增强抵抗力。必要时采用急救手段并且使用糖皮质激素。大部分患儿愈后较好,少部分会留有扩张性心肌炎。
中医认识
中医临床擅长治疗病*性疾病,这次武汉疫情也使得中医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病*性疾病往往表现在淋巴细胞增多,具有参考价值。
在明清温病大家叶天士著有《温热论》,开篇就论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指出温病(中医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总称)中侵犯皮毛,侵犯肺部容易传至心包,心包是心的护卫,代君受邪。指出温病邪气非六淫邪气传遍一般规律,具有传遍迅速,由表入里的特点,因此临床需要高度重视疾病变化。采用宣肺透邪的治疗原则,清热解*,防止传遍。
中医的发病和正气关系最为密切,内经有云:“两虚相搏,以克其形,两实相搏,众人肉坚”,预防温病的发生需要我们增强抵抗力,并且对于温病邪气有所预防。
小儿推拿建议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疗法,不打针不吃药,具有悠久历史,在增强抵抗力方面具有较好效果,通过小儿推拿的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感冒腹泻的发病次数,对于幼儿保健具有重大临床意义,预防疾病,从增强抵抗力开始。
作者简介
李泓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医学硕士,中医执业医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急救员。擅长儿科常见病中医内科诊治,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消化不良,积食使用针灸,小儿推拿,滞针,悬灸,麦粒灸,梅花针,三棱针,杵针,耳穴贴敷,三伏贴,三九贴,拔罐治疗儿科疾病。
蜂巢儿科—宝宝的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