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预
TUhjnbcbe - 2020/12/27 18:18:00

本文原载于《中华内科杂志》年第2期

本文作者:金彦彦白融叶明艾辉曾玉杰聂绍平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方法前瞻性纳入首都医科医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例。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NOAF分为NOAF组37例和非NOAF组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超声心动图、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标志物及院内死亡、院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并将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中NOAF发病率为7.9%。两组患者在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体重、血小板计数、入院血肌酐(SCr)、术后SCr、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术前用药、病变支数、血栓抽吸、心肌梗死部位、高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女性所占比例NOAF组高于非NOAF组(32.4%比16.7%,P0.05),NOAF组年龄显著高于非NOAF组[(66±10)岁比(57±11)岁,P0.]。NOAF组患者无复流比例(40.5%比12.6%,P0.)、CRP[25.2(15.43,29.97)mg/L比5.21(2.33,16.98)mg/L,P0.]、白细胞计数[(11.19±3.44)×比(9.91±3.23)×,P=0.]、NT-pro-BNP[(.6±.8)ng/L比(.3±.9)ng/L,P0.]、肌钙蛋白I(TnI)[20.41(1.78,87.89)μg/L比7.72(1.29,36.39)μg/L,P=0.]等显著高于非NOAF组患者。而左心室射血分数[(47.70±7.34)%比(53.35±8.05)%,P0.]、血红蛋白[.0(.5,.0)g/L比.0(.0,.0)g/L,P=0.]明显低于非NOAF组患者。NOAF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NOAF组患者[(8.7±5.6)d比(6.0±2.3)d,P=0.]、院内死亡(8.1%比1.4%,P=0.)及院内MACCE(37.8%比7.7%,P0.)显著高于非NOAF组患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95%CI1.~1.,P=0.)、CRP(HR1.,95%CI1.~1.,P=0.)、NT-pro-BNP(HR1.,95%CI1.~4.,P=0.)及无复流(HR4.,95%CI1.~19.,P=0.)是AMI后NOAF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高龄、CRP、NT-pro-BNP水平升高以及无复流的出现预示AMI患者院内发生NOAF的风险可能增加。

讨论

房颤是AMI的常见并发症,AMI后NOAF的发生率为5%~23%,与病死率增高、心力衰竭和卒中相关[1,2,3]。药物保守治疗的AMI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高达18%,进入溶栓治疗时代AMI患者并发房颤的比例显著下降至11%[2]。而进入PCI时代后,有研究认为与溶栓时代相比并没有显著降低AMI患者NOAF的发生率,24h内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NOAF发生率12%[6]。近年有研究认为,胸痛中心的建立缩短了急诊PCI的门-球时间,及时的再灌注治疗,减少了AMI患者NOAF的发生率(降至6.17%)[7]。本研究发现,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住院期间NOAF的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溶栓时代和药物保守治疗时代的发生率。目前AMI并发房颤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心肌梗死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易化了房颤等心律失常的发生。

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普通人群中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8],年龄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患者心房纤维化以及窦房结功能减退与房颤的发生有关[9]。本研究发现,在AMI患者中NOAF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非NOAF组患者[(66±10)岁比(57±11)岁,P0.],AMI后NOAF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年龄是AMI后NOAF的独立预测因素(HR1.,95%CI1.~1.,P=0.),与国外研究一致[10]。

既往有研究显示,炎症反应与房颤有关[8],合乎情理地推测AMI时伴随着的全身炎症反应的激活也可能为房颤的发生提供了条件。Yoshizaki等[11]的研究证实,AMI后NOAF患者体内白细胞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无NOAF患者。本研究亦发现,NOAF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更为严重,即血白细胞及CRP均明显高于非NOAF组。心肌在缺血缺氧受损后及炎症组织合成并释放神经生长因子(NGF),而心脏局部NGF的高表达明显上调了交感神经在心脏内的分布密度,从而诱发NOAF的发生[12]。一篇纳入6项有关CRP与AMI后NOAF关系的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CRP水平的升高与AMI后NOAF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13]。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研究,亦发现CRP是AMI后院内NOAF的独立预测因素(HR1.,95%CI1.~1.,P=0.)。

AMI患者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以及乳头肌短暂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收缩期瓣膜反流量增多,促进心房内压升高、心房壁的张力增大,促进心房重构,最终诱发房颤。Bahouth等[14]利用经胸多普勒彩超检测到,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是预测AMI后NOAF的重要参考因素。Killip分级越高表明左心收缩功能的受损程度越重,通过增加心房内充盈压而触发房颤。Zhang等[15]纳入5项研究的Meta分析中发现,Killip分级1级的AMI患者罹患NOAF的风险是Killip分级为1级者的2.29倍。本研究发现,NOAF组患者无复流比例显著高于非NOAF患者(40.5%比12.6%,P0.),NOAF组患者cTnI峰值及CK-MB峰值显著高于非NOAF组患者;NOAF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明显劣于非NOAF组患者[LVEF:(47.70±7.34)%比(53.35±8.05)%,P0.;NT-pro-BNP:(.59±.76)ng/L比(.32±.93)ng/L,P0.]。NT-pro-BNP主要来源于左心室,是目前公认的重要的衡量心功能指标之一。本研究进一步发现,NT-pro-BNP是预测AMI后NOAF的重要指标(HR1.,95%CI1.~4.,P=0.)。

AMI后NOAF的发生率高、预后差、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与GUSTO研究相似[4],本研究中NOAF组患者院内病死率(8.1%比1.4%,P=0.)及院内MACCE(37.8%比7.7%,P0.)显著高于非NOAF组患者。此外,本研究还发现NOAF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NOAF组患者,相应的医疗投入也会随之增加。NOAF可增加AMI患者的死亡、心力衰竭、休克、再血管化、大出血和延长住院时间等不良临床事件[16]。如何筛选AMI后NOAF的高危患者并对其实施早期预防性治疗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给出答案。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