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心血管内科顺利完成首例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治疗
近日我院第一心血管内科在李晓东主任组织下冠脉组和结构组通力协作,成功完成1例70岁高龄的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介入封堵治疗手术。
70岁的谭阿姨最近4个月间断出现胸闷、胸痛,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因心衰较重,未行冠脉造影及进一步处置,给予药物保守治疗。10天前又出现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痛加重,持续不缓解,入我院心内科一病房住院治疗。入院后听诊心前区有心脏杂音,行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梗死心肌出现5.5mm的穿孔,大量左心室血液分流入右心室,出现无效循环,肺内血流量增大,出现肺水肿。需行外科冠脉搭桥及室间隔穿孔修补手术。患者体重仅37kg,合并2型糖尿病,体质差,多次多部位发生心肌梗死,3支血管病变,处于急性期,心功能极差,梗死心肌最薄部位厚度仅3mm,心脏外科评估后认为患者不能耐受外科冠脉搭桥及室间隔穿孔修补手术。考虑患者反复心梗,持续胸痛,与患者本人及家属沟通后,决定内科分期介入治疗,先行冠脉支架术,2期行经皮室间隔穿孔封堵术,杨智勇教授成功为患者开通右冠状动脉及左前降支闭塞,同时解除了回旋支重度狭窄。在此基础上,-4-2心内一科张坡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完成左心室造影,证实患者室间隔破口位于前间隔近心底处,入口与出口成15°锐角,钢丝轨道难以建立,经过3个多小时细心操作,在超声科肖扬杰副教授的协助下,成功完成封堵手术。术后即刻复查心脏超声和左心室造影,证实封堵器位置理想,无残余分流。
封堵前超声
封堵后超声
封堵前左室造影
封堵后左室造影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穿孔常发生于梗死后48~72h,也可发生在2周内任何时间。好发部位在室间隔下方近心尖处。自然预后极差,多死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单纯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1个月生存率不到20%。心外科修补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风险大,围手术期死亡率高达25~50%,术后再通、再穿孔发生率超过40%。内科介入封堵治疗成为外科手术的替代治疗方案。此次手术成功,标志我院介入治疗技术又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我们的医疗工作非常满意,充满感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