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心肌肌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如今,这一现实已经被打破。
诸多数据显示,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40岁左右的发病人群已是屡见不鲜,20—30岁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报道更是频频出现。由此可见,当下的年轻人要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对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要有科学的知识和态度。
如何才能应对可怕的心肌梗死?
专家称,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疾病严重类型,及时进行抢救是治疗成功的主要关键。此外,合理的饮食措施对于患者康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应随病情和患者接受情况制定营养处方。
主要可以从5点进行:
首先,了解患者自身用药情况。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前应了解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包括利尿药、降压药;了解血钠和血钾水平、肾功能、补液量及电解质种类、数量;了解患者饮食习惯等。根据病情和患者接受情况,制定营养处方。
其次,心肌梗死发作后不同阶段营养治疗方案。
(1)急性期1-3天时:宜用低脂流质饮食。根据病情,控制液体量。可进食浓米汤、稠藕粉、枣泥汤、去油肉泥、鸡茸汤、薄面糊等食品。经口摄入能量以-kcal为宜。
(2)病情好转:可渐改为低脂半流质饮食,全天能量-1kcal,可食用鱼类、鸡蛋清、瘦肉末、切碎的嫩蔬菜及水果、面条、面片、馄饨、面包、米粉、粥等。禁止可能导致患者肠胀气和浓烈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豆浆、牛奶、浓茶、咖啡等)。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少食多餐,5-6餐/天,以减轻心脏负担。
(3)病情稳定后:可进食清淡和易消化的食品,营养素组成比例可参考高血脂饮食原则。
再者,限制酯类。按照低脂肪、低胆固醇、足量多不饱可脂肪酸饮食原则。病情稳定逐渐恢复活动后,饮食可逐渐增加或进软食。脂肪限制在40g/d以内,伴有肥胖者应注意控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
(4)注意维持血液钾、钠平衡。对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仍应注意限纳摄入。应用利尿剂有大量电解质自尿中丢失时,则不宜限制过严。
(5)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饮食。例如,正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应注意维生素K与抗凝药会长生拮抗作用。膳食中的维生素K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蛋*、动物内脏、大豆、豆油等食物中,其中尤以绿叶蔬菜为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