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陈伟霖
她儿子今年42岁,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了,在附近的一个小城市工作。
体检发现血压高达/mmHg,但没有任何症状,而且人高马大的,又天天运动,所以自信满满,当时的他并不觉得血压高有什么。
但同样有高血压吃药多年的王大妈知道啊,所以天天劝说她儿子来看病吃药,最后被王大妈说烦了,几年后,当时32岁的儿子很不情医院就诊。护士给王大妈的儿子测血压达到/mmHg,通过检查发现他患有高脂血症,血糖6.8mmol/L也略高,同时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正常情况下,接下来就应该是规范的治疗了,一般包括:1.生活方式的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合理运动,不熬夜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等等)。2.适当的药物治疗。刚开始的时候,王大妈会带着他儿子每个月来就诊,血压也很快控制到了正常范围。
后来,王大妈来看病的时候就顺便替她儿子取药,但很显然没有规则服药,因为开一个月的药往往可以吃上3个月。
再后来,王大妈不再替儿子取药了,偶尔会说起她儿子,满脸担忧的说他血压还是很高,但他却不肯天天吃药。
理由一大堆:说年纪轻轻的就吃降压药会影响身体,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何况又没有头晕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同事们都笑他怕死,周围很多有高血压的人都不建议吃药。
所以他现在想起来的时候吃一颗,有应酬喝酒或者忘了也就算了,一盒7粒的降压药往往1个月还吃不完。
结果,10年后,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心肌梗死还是击垮了年仅42岁的他。
摄影:陈伟霖
心路星尘医师:高血压号称“无声的杀手”,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很多患者因此便忽视了高血压的危害,有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因此断断续续吃药的现象很普遍,王大妈的儿子就是这样。
其实这样吃药很危险,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平稳的降血压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方法,而断断续续的吃药,不但血压控制不稳定,而且血压忽高忽低,很容易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等,这样吃药是有害无益的。
高血压治疗需要注意这么5点细节:1.发现血压高之后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弄清楚有无心脑肾的损伤。2.一线的降压药有5种,适用的人群各有不同,要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减少副作用。3.尽量选择能24小时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物,要规律服药,避免血压忽高忽低。4.建议家庭自测血压,并记录,以便医生根据血压变化合理调整药物和服药时间。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摄影:陈伟霖心路星尘医师:我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但是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还很低,这和大家对高血压的治疗有很多误解有关。
下面这些错误的常识,流传广泛,但害人匪浅:错误一:没有头晕就不用吃药。多数患者是没有症状的,但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危害,如果血压控制不佳,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可能出现心肌梗死、脑中风、肾功能不全等等。
错误二:降压药会产生依赖性,一旦吃了就停不下来。其实降压药物根本没有成瘾性,之所以不建议停药,不是因为会成瘾,而是因为高血压是终身性的疾病,本身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
错误三:开始吃药不能用好药,否则以后就无药可用。很多人因此专门选择那些短效、快要被淘汰的降压药,结果得不偿失。
摄影:陈伟霖
错误四:降压药尽量不要太早吃。很多人在测量血压升高之后都是能拖就拖,想方设法找借口不吃药,大家觉得一旦吃药了就证明真的患了高血压,一辈子都要吃药了。
其实,高血压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吃不吃降压药,它都在那里,长时间的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错误五:吃降压药有副作用,会损伤肾脏、肝脏。其实目前常用的一线长效降压药副作用相当小,并且我们应该明白,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是远远小于高血压给身体带来的伤害。而且很多种降压药(例如: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等等),对肾脏反而是有保护作用的。
错误六:保健品降血压无副作用。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也是一个华丽的谎言。但在推销员“吃保健品不用吃药,无副作用”的诱惑下,还是有很多患者放弃降压药而花大价钱购买“能根治高血压”的各种保健品,其实保健品并没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摄影:陈伟霖
现在网上各种消息鱼龙混杂,虚假的医学科普文章也很多,不少都是似是而非的谣言,却往往容易让人深信不疑,但受伤的永远只是自己。42岁的人生戛然而止。很多时候,轻信带来的是无尽的伤害,生活如此,吃药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