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包括:①再灌注治疗(心肌坏死是导致死亡和并发症的直接原因);②抗血栓治疗(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肌坏死的最终环节);③抗缺血治疗(再灌注治疗可同时缓解缺血);④处理并发症(并非所有STEMI患者均出现并发症,且处理并发症的前提是再灌注治疗);⑤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针对STEMI的发病机制,长期二级预防)。以上顺序按照优先级排列。
依据近几年我国颁布的STEMI指南,本文整理了主要的治疗药物及使用要点。
静脉溶栓药物
STEMI急性期行直接PCI已成为首选方法,然而不能开展急诊PCI医院或急诊PCI禁忌的患者可首选静脉溶栓。
1.溶栓适应证
(1)发病≤12h,预期不能在就诊后min内转运至可行PCI的医院并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无溶栓禁忌证,应进行溶栓治疗。
(2)发病12~24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心电图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mV,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但无直接PCI条件,无溶栓禁忌证,可考虑溶栓治疗。
2.溶栓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既往任何时间发生过颅内出血或未知原因卒中;?近6个月发生过缺血性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肿瘤或动静脉畸形;?近1个月内有严重创伤/手术/头部损伤、胃肠道出血;?已知原因的出血性疾病(不包括月经来潮);?明确、高度怀疑或不能排除主动脉夹层;?24h内接受非可压迫性穿刺术(如肝脏活检、腰椎穿刺等)。
(2)相对禁忌证
?6个月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抗凝药治疗中;?妊娠或产后1周;?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晚期肝脏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长时间或有创性复苏。
3.溶栓药物
静脉溶栓药物包括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和非特异性溶栓药,建议优先选用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包括阿替普酶、瑞替普酶和替奈普酶。
(1)阿替普酶
?全量90min加速给药法:首先15mg静推,随后0.75mg/kg于30min内持续静滴(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继以0.5mg/kg于60min内持续静滴(最大剂量不超过35mg)。
?半量给药法:总量50mg,首先8mg静推,其余42mg于90min内持续静滴。
(2)瑞替普酶
每次万单位静推,间隔30min,共2次。
(3)替奈普酶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体重60kg,剂量为30mg;体重每增加10kg,剂量增加5mg;最大剂量50mg)静推。
(4)尿激酶
万单位,于30min内静滴。
4.溶栓成功的判断标准
(1)临床判断标准
在溶栓开始后60~90min内出现:
?抬高的ST段回落≥50%;?胸痛症状缓解或消失;?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如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速甚至室颤、房室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下壁心梗患者出现一过性窦缓、窦房阻滞,伴或不伴低血压;?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提前,如cTn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2h内,肌酸激酶同工酶-MB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4h内。
在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移最为重要。典型的溶栓治疗成功标准是:抬高的ST段回落≥50%,伴有胸痛症状明显缓解和/或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2)冠脉造影判断标准
?TIMI2级或3级,为溶栓再通;?达到TIMI3级,为完全再通;?仍为TIMI0~1级,为溶栓失败。
抗栓药物
所有STEMI患者均应接受抗栓治疗,并根据再灌注策略选用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1.抗血小板治疗
(1)阿司匹林
对于所有STEMI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策略,只要无禁忌证,均应立即嚼服阿司匹林~mg,继以75~mg/d长期维持。
(2)P2Y12受体抑制剂
对于所有STEMI患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应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一种P2Y12受体抑制剂,维持12个月:
?行PCI治疗的患者:应给予替格瑞洛mg负荷剂量,继以90mgbid;或氯吡格雷mg负荷剂量,继以75mg/d。?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若年龄≤75岁,应给予氯吡格雷mg负荷剂量,继以75mg/d;若年龄75岁,则给予氯吡格雷75mg/d。?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氯吡格雷75mg/d。
2.抗凝治疗
(1)行PCI治疗的患者
术中均应给予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可使用以下几种。
①普通肝素
?在不联合使用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时,给予70~U/kg静推,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s(HemoTec法)或~s(Hemochron法);?在联合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时,给予50~70U/kg静推,维持ACT~s。
②比伐芦定
?给予0.75mg/kg静推,继以1.75mg?kg-1?h-1静滴,维持ACT~s。?若ACTs,应停用或减量,并于5~10min后再次测定ACT,待ACT恢复至安全范围时再继续使用;若ACTs,应追加0.3mg/kg静推。比伐芦定静滴可考虑维持至PCI结束后3~4h,以避免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对于出血风险高的STEMI患者,单独使用比伐芦定优于联合使用普通肝素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于合并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推荐比伐芦定作为PCI术中的抗凝药物。
③依诺肝素
?对于PCI术前已使用适当剂量和疗程的依诺肝素抗凝的患者,若PCI在依诺肝素最后一次皮下注射8h内进行,在PCI前不需追加依诺肝素;
?若PCI在依诺肝素最后一次皮下注射8~12h之间进行,在PCI前应追加依诺肝素0.3mg/kg静推。
(2)行溶栓治疗的患者
抗凝治疗的疗程应至少维持48h,直至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或出院,最长疗程不超过8d。
①普通肝素
?给予60U/kg静推(最大剂量U),继以12U?kg-1?h-1静滴(最大剂量U/h),持续24~48h,维持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正常水平的1.5~2.0倍(50~70s)。
②依诺肝素
?对于年龄75岁的患者,给予30mg静推,15min后开始1mg/kg皮下注射,1次/12h(前2次皮下注射,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mg);
?对于年龄≥75岁的患者,不给予静推,直接给予0.75mg/kg皮下注射,1次/12h(前2次皮下注射,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75mg);
?对于eGFR30ml?min-1?(1.73m2)-1的患者,不论年龄,均不给予静推,直接给予1mg/kg皮下注射,1次/24h。
③磺达肝癸钠
?对于使用链激酶溶栓的患者,给予2.5mg静推,之后2.5mg皮下注射,1次/d。?对于eGFR30ml?min-1?(1.73m2)-1的患者,不推荐使用磺达肝癸钠。
抗缺血药物
1.硝酸酯类药物
可选择口服、舌下含服、经皮肤或经静脉给药。
对伴有持续性胸痛、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先给予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继以静滴,起始剂量5~10μg/min,可每5~10分钟增加5~10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平均动脉压较基线降低10%,但收缩压不应90mmHg。
对于下壁心肌梗死、可疑右心室心肌梗死或明显低血压患者(收缩压90mmHg),应慎用或不用。
2.β受体阻滞剂
无禁忌证的STEMI患者应在发病后24h内开始口服β受体阻滞剂。建议口服美托洛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若患者耐受良好,2~3d后换用相应剂量的长效缓释制剂。
以下情况需暂缓或减量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或低心排血量;?心原性休克高危患者(年龄70岁、收缩压mmHg、窦性心率次/min);?其他相对禁忌证:PR间期0.24s、二度或三度房室阻滞、活动性哮喘或反应性气道疾病。
3.钙通道阻滞剂(CCB)
?对无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或房室阻滞的患者,为缓解心肌缺血、控制心房颤动或扑动的快速心室率,如果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禁忌使用,则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CCB。
?STEMI后合并难以控制的心绞痛时,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可应用地尔硫?。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在STEMI最初24h内,对有心力衰竭证据、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但无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明确禁忌证者,应尽早口服ACEI;
?对非前壁心肌梗死、低危(LVEF正常、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良好、已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用ACEI也可能获益;
?发病24h后,如无禁忌证,所有STEMI患者均应给予ACEI长期治疗;
?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对于不能耐受ACEI者,可使用ARB;
?ACEI/ARB禁忌证:STEMI急性期动脉收缩压90mmHg、严重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μmol/L(2.99mg/dl)]、双侧肾动脉狭窄、移植肾或孤立肾伴肾功能不全、对ACEI/ARB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导致严重咳嗽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对于已接受ACEI和/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但仍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心力衰竭或糖尿病,且无明显肾功能不全和高钾血症[血肌酐男性≤μmol/L(2.5mg/dl),女性≤μmol/L(2.0mg/dl),血钾≤5.0mmol/L]的患者,应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
他汀类药物
对于无禁忌证者,应于入院后尽早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且无需考虑胆固醇水平。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及氟伐他汀等。
表1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强度
镇痛药物
STEMI伴剧烈胸痛患者可考虑静脉给予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吗啡2~4mg静脉注射(总量不宜超过15mg)或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必要时5~10min后重复。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呼吸抑制。一旦出现呼吸抑制,可每隔3分钟静脉注射纳洛酮0.4mg拮抗(最多3次)。另外,吗啡可降低P2Y12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
文献索引:
1.刘震宇,胡大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9(12):-.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7(10):-.
3.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0(6):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