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由于供应心脏血液流动的主要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范畴,是冠心病的最严重类型。
心肌梗塞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一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则可导致猝死。目前在我国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呈现二个特点,一是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二是城市发病率下降农村发病率上升。
一般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塞比单一中医、西医治疗效果更好。中医治疗心肌梗塞优势主要体现在心肌梗塞后期和恢复期,在这二个阶段采用中医药进行调理治疗,可实现治本的目标。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医院名誉院长梁世界主任采用辨证分期疗法治疗心肌梗塞,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受到患者欢迎与业肯定。
梁世界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从小热爱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后,先后跟随中华医林杰出人物吕长善先生和全国著名肠胃专家、中医胃肠泰斗、国医大师李佃贵学习“阴阳整体平衡疗法”和中医“浊*论”,在跟师侍诊过程中,虚心学习并深刻感悟名师的接诊之工、辨证之巧、医道之圣、疗效之奇,于潜移默化中全面继承名师学术精髓和临床经验,成为国内中医后起之秀,擅长使用“阴阳整体平衡疗法”和中医“浊*论”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在临床上获得满意效果。
梁世界主任认为:心肌梗塞属于中医的胸痹、心悸的范畴,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本虚始于心气虚,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严重者出现阳脱或亡阳,甚至阴阳俱竭。也有出现气阴两虚者。标实主要是血瘀,可伴有寒凝、痰阻、气滞、气虚血瘀,血瘀痰浊闭塞心脉,心脉不通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在准确把握心肌梗塞中医病因病机并参考历代立法组方的基础上,梁世界提出:心肌梗塞治疗应在遵循活血化瘀这一根本大法提前下,采取辨证分期的治则。
梁世界主任把心肌梗塞分为以下四种症型,并提出了对应的治疗方法:
气虚血瘀证:症见心胸刺痛,胸部闷滞,动则加重,伴乏力、短气、汗出,舌质黯淡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虚无力。治宜益气活血,祛瘀止痛。通过补气温阳,滋养益气,扶弱补虚达到健旺气血之目的。
痰瘀互阻证:症见胸痛剧烈,如割如刺,胸闷如窒,气短痰多,心悸不宁,腹胀纳呆,恶心呕吐,舌苔浊腻,脉滑。治宜活血化痰,理气止痛。
寒凝心脉证:症见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宁,形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腻,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治宜散寒宣痹,芳香温通。
正虚阳脱证:症见心胸绞痛,胸中憋闷,喘促不宁,面色苍白,冷汗淋滴,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则神志昏迷,四肢厥冷(也称“手足逆冷”,指手足四肢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梁世界主任指出,心肌梗塞治疗在注重辨证分型的同时同,还应重视随证而治,就是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阶段性的治疗措施。
第一阶阶段治疗:此阶段指发病一周之内,症见胸闷气短,胸痛彻背,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这个阶段治疗以益气活血为主。
第二个阶段治疗:这个阶段一般为两周左右,患者表现为痰湿中阻,症见心胸闷痛,脘腹胀满,口腻纳呆,四肢倦怠,舌苔由白腻向厚腻转化,一周后渐转*腻苔。这个阶段治疗以燥湿祛痰、芳香化浊为主。
第三阶段治疗:疾病持续两周后,此时症见胸痛隐隐,心烦失眠,头晕心悸,属于典型的气阴亏损阶段。此时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心肌梗塞可以有效改善心塞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心功能;尤其在单一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配合中药治疗可有效缓解心梗后顽固性心绞痛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某些通络中药还可以促进心梗后心肌血管侧支循环的尽早建立,对改善心肌的微循环和患者预后有重大帮助。
梁世界主任强调说:“心肌梗塞病情危急时,应立即进行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处理。当治疗恢复或好转及稳定后,中医药调治可取得治本的满意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