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有着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对病患的生命有着较大的威胁,且最近几年以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既往有研究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在发病后的T波从直立改变为倒置,同时其认为T波可对心室的复极过程进行较好的体现[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病患左心室功能与心电图检查T波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年5月至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例,回顾性分析病患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患心电图检查结果T波的显示情况将病患分为直立组,本组共50例病患,其中病患男24例,女26例,年龄53~78岁,平均(65.5±12.5)岁;倒置组,本组共50例病患,其中病患男23例,女27例,年龄54~79岁,平均(66.5±12.5)岁;组间比较病患的临床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病患在入院后均给予静脉溶栓、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措施;并给予病患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协助病患采取侧卧位,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给予病患检测,设置探头频率为1~5MHz,并经二维超声及M型超声取标准左室长轴切面测量;然后采用动态心电分析给予病患T波检查,时间为24h。1.3观察指标对两组病患的各心功能指标以及直立组病患不同T波恢复直立时间病患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并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与直立组T波恢复直立时间的关联性进行探讨分析。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本次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分析对直立组T波恢复直立时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的关联性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比两组病患的各心功能指标两组病患的左心室峰值充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立组病患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低于倒置组,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倒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2.2分析不同T波恢复直立时间病患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直立组病患不同T波恢复直立时间病患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随着直立恢复时间的缩短而逐渐升高,两两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且直立组T波恢复直立时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P=0.)。3讨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因冠状动脉的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久且剧烈的胸后骨疼痛,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以及休息后不能使其完全缓解,同时还伴随着进行性的心电图变化和升高的血清心肌酶,并且还可导致病患出现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对病患的生命安全产生了较大的威胁,而及早对病患进行确诊,有利于临床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对挽救病患的生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目前临床认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早期治疗的关键所在即为将受累的冠脉血管进行及早的开通,从而对病患心肌血流的灌注进行恢复。当病患采用ITT治疗实现冠状动脉的再通后,可在一定程度对病患的血流速度进行恢复,从而有利于将坏死心肌数量进行减少,从而对梗死范围进行控制,并促进病患局部心肌电损伤的恢复,延长心肌的复极,致使缺血区域的定位与周围组织相比较小,继而改变T波的振幅和形态,最终导致T波倒置现象的出现。不当,或者为多发孔型ASD,且缺损口相距较远,一个封堵器无法全部遮盖而导致残余分流。5.3.3血栓栓塞通常为左心房侧封堵器表面形成血栓后脱落,随体循环血流而导致全身小血管血栓栓塞,如视网膜动脉栓塞、脑梗死及其他外周脏器栓塞等。5.3.4空气栓塞通常是因为封堵前导管排气不彻底、输送鞘内的气体或输送封堵器时带入了空气,可引起冠状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为突然胸痛、胸闷、烦躁,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抬高,心率减慢。5.3.5封堵器脱落为术后严重并发症,术中发生可能是与旋接的螺丝在推送时发生旋转链接不紧有关。术后发生原因可能有封堵器过小、ASD边缘过短、操作不当或封堵器本身质量问题。如封堵器位置不好,双盘都在左房或右房侧,尚未放好就释放,封堵器可落在左心房或右心房,如果其直径小于房室瓣直径,就有可能脱落到左、右心室,甚至卡在房室瓣、半月瓣或腱索内,甚至进入肺动脉、主动脉。5.3.6心律失常可有心动过速、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考虑与导管及封堵器刺激有关,大多可在减少刺激后可缓解。少数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房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封堵器刺激致组织水肿压迫有关,予以激素、营养、心肌对症治疗后多数可改善。5.3.7心包填塞一般为在操作过程中,推送导管或导丝致心肌壁穿孔,极少数为封堵器双盘夹住心房壁致心房壁穿孔。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由于其具有价格经济、使用简便、无创等优势,在临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对于诊断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与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结合,可对80%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进行及时早期诊断,并可通过对心电图的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对病患的血管分布、累及部分进行有效诊断,有利于对病患的梗死面积进行评估;并且据相关文献报道,病患在接受溶栓后90min的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溶栓后24h病患梗死区的心电图T波倒置,是提示病患的左心室功能良好以及血液再灌注的标志;此外,还有研究学者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左心室功能恢复与心电图T波的变化有着一定关联,病患在经过再灌注治疗之后早期产生T波倒置的病患,其CK峰值越低,而CK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早,则提示病患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越高,表明病患的心肌再灌注治疗成功,缩小了病患的梗死区域,且病患的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左心室射血分数可对病患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进行客观准确的反映,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在发病之后的T波动态恢复时间有所不同,病患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采用心电图T波检测可有效评估病患的心肌再灌注及左心室的功能,且本次研究显示,直立组T波恢复直立时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表明T波的动态变化与病患的心功能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患病情的重要辅助手段。综上所述,监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T波动态变化,可有利于对病患的心功能进行评估,可将其作为评估病患病情程度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查询往期文章方法:
①点击文章开头蓝色字体“麻醉MedicalGroup”
②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