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怎样诊断心肌梗塞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TUhjnbcbe - 2021/3/10 8:52:00
北京皲裂哪家医院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6/8596227.html

最近一段时间,38岁有胃溃疡病史的王先生上腹疼痛难忍,他第一感觉,就认为是旧疾复发在作祟,医院检查,医生也认同他的看法,并开了些胃药给他。

但王先生吃了药,疼痛不但未减,反而加剧到持续疼痛了9个小时,意识都开始有点恍惚了,家人见情况不妙,连忙送他急诊了。

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竟然是心肌梗塞,马上被心内科主治医生送进手术室救命。医生手术之后告诉家属,由于时隔9个小时才送来就医,王先生的病情才会严重恶化的,即使保住了性命,但还是留下了偏瘫后遗症。

那么,什么是心梗呢?

心梗,在临床医学上被称之为心肌梗塞,大多是冠状动脉疾病的结果。

人体动脉中如果形成脂肪和斑块,会阻碍血液流动,甚至在血管中形成阻塞。心脏会出现血流严重不足甚至不能及时得到血液等状况,随之心脏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心脏的部分肌肉会出想缺氧甚至死亡的现象。

心梗的发作会极大地损害心脏,甚至会导致猝死,并且会在心脏上留下结痂组织。一旦结痂组织变得足够大,就有可能造成心脏衰竭。

心梗会有什么危害吗?

心梗会带来大量危害,最严重的情况会出现猝死。

猝死,顾名思义,发病急,病情凶险,一旦发作,可以瞬间夺人性命。

研究发现,在个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中,就有60人第一次发病就猝死了。

冠状动脉心脏病症一般血管狭窄到70%以上,才出现一些不良症状,但是有时即使血管狭窄到80%,不增加耗氧量(超负荷运动、情绪不稳定等),心脏肌肉仍然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在人体这种休息的状态下,患者也不会出现异常状况。

胸痛不是心梗的唯一前兆

心梗最典型的一幕:患者表情狰狞,痛苦地用手掌或拳头捂住胸口。

可以,根据医生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患者求诊,常常不会说疼痛,而是更多地用闷闷的、紧促的、硬邦邦的、像被一块石头压住一样......等等词语来形容。

对于心梗患者,出现胸部不适,会懂得及时就医,反之,则很容易忽视其他心梗前兆。

相关美国医学研究发现,在4万3千多个心梗患者中,只有三分之一没有在胸痛的状况下被及时就医,并且没有胸痛的心梗患者死亡率会比一般心梗患者高出两倍。

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延迟了就医时间,另外,还有可能是医生没有及时诊断出患者的病情状况。

专家提醒:识别5大“警讯”,别病急乱投医

1、会转移的痛

心梗,不仅仅只有胸痛,甚至有的患者不会胸痛,会出现其他部位的疼痛。

内脏引发的疼痛不像人体肌表受伤,痛在相对应的受伤位置,它引起的疼痛可以转移,也就是患者的疼痛的位置和实际引发疼痛的部位,有时不在同一个位置。

所以,心梗病发有时疼痛位置靠近横膈膜,会因此往下转移,出现上腹疼痛,但是,以肚脐为分界点,患者疼痛很少出现在肚脐以下。因此,下腹痛不用太担心心梗。

心梗疼痛还会往上转移,大部人出现下颚疼痛、颈部疼痛、上背部疼痛、手臂酸疼等症状。

正因为心梗的转移疼痛的位置不一,医院就诊时会出现挂错科室、看错病的情况。

但一般人要怎么区别呢?医师建议,如果运动并没使用会痛的那块肌肉群、关节,却还引发症状,就要高度怀疑。

2、呼吸困难、急促

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的心梗患者,由于糖尿病会导致神经病变,常常会出现无痛性心肌梗塞,比如患者突然喘起来,但没有出现胸痛。

由于躺着睡觉时血液较多汇拢到心脏,心脏泵出较少的血量,多余的血液会堆积在肺部,影响血液和氧气的交换,所以会出现起坐性得喘(坐着没事,躺着会气喘)

相比较运动时气急败坏的喘,起坐性得气踹可能更容易被忽视。

3、头晕目眩

超负荷运动,会增加耗氧量,心梗患者由于心脏衰竭,会减少血液量流到脑内,致使颅内缺血、缺氧,导致人产生晕眩的症状。

4、冒虚汗、心悸发慌

患者心肌缺氧会产生心悸发慌等症状,伴随着还会出现冒冷汗等现象。

5、莫名虚弱、疲倦、焦虑

以往进行体力活动无恙,但突然现在出现虚弱无力等症状。做什么事都不太感兴趣,出现莫名疲倦困顿、焦虑不安等状况。

养护血管,谨记“三忌、两补”,预防心梗:

“三忌”

1、忌抽烟喝酒

长期大量抽烟喝酒无疑是诱发心梗的导火索。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人体的成分,长期吸烟会降低血管内的含氧量,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导致动脉硬化,促使血小板大量聚集,增加诱发心梗风险。

酒精会刺激血液加速循环,加速心跳,长期大量饮酒不利于血液的正常运行,增加人体心脏的工作负荷,极易诱发心梗的发生。

所以,日常生活中,最好做到戒烟戒酒。

2、忌长期熬夜

人处于休息状态时,身体的各个器官会“趁机”修复,如果长期熬夜,致使睡眠时间减少,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影响人体的心率和血压的调节。

尤其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极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加速急性心梗发生,建议每日至少保证7小时的睡眠时间。

3、忌长期久坐

久坐,不运动,会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人体相对应的部位血管容易遭受压迫,导致血液流速减缓,影响血液正常循环,如果再加上没有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导致血液变得浓稠,促使血栓形成。。

长期以往,血管内的栓子发生剥离脱落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增加心梗猝死的风险。

建议,减少久坐的时间,起身多活动活动,多补充水分,有效降低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两补”

1、补充水分,促进排*

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能有效稀释血液和促进排*。多补充水分,改善血液黏稠度,加速血管*素排出,预防血栓。

可以取菊花5g、决明子8g、荞麦15g、枸杞6g、桑叶8g、槐米8g搭配一起,热水冲泡,饮一杯桑叶荞子茶,能够有效辅助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槐米含有芦丁的成分,能够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桑叶中有丰富的桑叶多糖、生物碱等有益血管的成分,有效降低血脂,防止血栓的形成。

2、补充维生素C,增加血管弹性,排*养颜

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因子”之美称。

有关研究发现,维生素C能增加血管的弹性。

适当补充维生素C,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加快体内不良胆固醇的排泄,避免胆固醇过多堆积在动脉血管内壁,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够避免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排*养颜,延缓衰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0 8:53:00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52.html

急性心肌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急症,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怎样诊断心肌梗塞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表现:原有心绞痛的冠心病病人,心绞痛性质(时间、程度、频率等)有加重表现,时间超过15分钟,应用硝酸甘油无效;突然发作重度心绞痛,病前有劳累、酗酒及精神创伤等诱因;持久或反复发作的夜间心绞痛;平素健康,或有隐性冠心病;在心肌梗塞恢复期突然出现重度心绞痛;心绞痛后伴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或心功能不全等。

怎样诊断心肌梗塞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急性心肌梗塞时,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不难识别,大多表现为显著的心前区成胸骨后疼痛,疼痛多表现为绞窄式、紧缩样、压迫感,伴有恶心、呕吐等,持续时间长,一般均超过15分钟,含化硝酸甘油休息均不能缓解,如果又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尤其要警惕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中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多不典型,无疼痛或疼痛不剧烈的患者,应注意下列情况:凡4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大汗淋漓、脉搏弱、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时,应考虑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高龄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或咯血等心力衰竭表现,或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也应考虑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高血压病患者突然血压显著下降,尤其同时伴有心力衰竭者,也应想到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怎样诊断心肌梗塞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对疑似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要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并注意追随观察和对比如果能作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沉、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等检查,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更为有益。

往期回顾

什么是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心肌梗塞有什么特点,心肌梗塞有哪些特别的表现

如何诊断心肌梗死?患有心肌梗死,做好5方面护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诊断心肌梗塞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