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是不是搞错了,我好好的怎么会心肌缺血呀!”
马女士疑惑地看着医生,还是不敢相信刚刚听到的话,“我只是最近容易疲劳,然后胃不是很舒服,偶尔会干呕,不想吃饭,休息休息可能就好了。”
医生却耐心的对马女士解释道,心肌缺血不一定会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还有很多症状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一样会对心脏造成严重的损伤。
当冠状动脉供血量不能满足身体对能量需求时,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心脏的血管变窄了,导致供血不足。心脏供血不足时,供氧同时也会减少,引起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无法支持心脏正常工作。
一、心肌缺血,是怎么来的?心肌缺血的原因,主要与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堵塞、甲亢、高血压或主动脉狭窄、冠状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堵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血管壁凹凸不平,管腔变窄,阻碍血流,导致心肌缺血。
甲亢:甲亢会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造成心肌缺血。
高血压或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或主动脉狭窄,会加大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由于无法满足心肌对氧气的需求,就会导致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当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没有减少,血氧含量却减少时,心肌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会出现缺氧,使血红蛋白减少。
此外,处在高原环境,由于氧气浓度下降,摄取的氧气减少,也会引发心肌缺血。或者一氧化碳中*时,血红蛋白会变性,运输氧气的能力失调,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同样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
二、心肌缺血的几种症状,容易被忽视典型的心肌缺血,会表现为运动或劳累后出现头痛、上腹疼痛、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每次出现不适症状都会持续3-15分钟,服用药物之后很快缓解,恢复正常。
心肌缺血出现临床症状,医院及时就诊,怕就的就是“暗箭难防”,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冠心病领域,心肌缺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大部分患者存在明确的缺血客观依据,但是却没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导致不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
然而,虽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很少出现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但是出现以下症状,可能也与心肌缺血有关。比如:
肠胃不适,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伴随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
活动之后出现心悸、气短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出现该症状容易被误以为是心功能不全,想不到是心肌缺血。
三、如何预防心肌缺血?心肌处于缺血的状态,容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猝死,所以要十分注意。通常发现身体不对劲时,或者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去医院要做什么检查呢?
一是心电图。心电图主要起筛查作用,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肌缺血及缺血血管的初步定位;
二是心脏彩超。心脏彩超可以提示可能有对应血管的供血不足情况,仅作为参考;
三是冠脉CTA。冠脉CTA是通过CT扫描观察心脏血管情况,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
四是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通过x线下的显影判断冠状动脉是否病变。
心肌缺血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比如抽烟、喝酒、熬夜、高热量饮食、高脂肪饮食、不爱运动等等。因此,预防心肌缺血,就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保持合理的体重,肥胖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不吸烟,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容易引起血管痉挛,损伤血管。饮食健康,避免高脂饮食,少吃油炸食品,以及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
少吃盐、少吃糖,盐是威胁心脏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摄入过多的精制糖会导致人体能量过高,增加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的发病率。适度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运动2-3天,有助于提升心肌供血和供氧能力。
专家提醒,心肌缺血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不少青少年、上班族都成为心肌缺血的人群。因此,平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定期体检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资料
[1]《心肌缺血有六大症状,加班族你中招了吗?》.医院.-01-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