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冠心病患者认为,冬季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气温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一旦斑块破裂从血管壁脱落,就会阻塞心脏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实际上,心肌梗死并非寒冬的“专利”,夏天也要防心梗。
炎热的夏季血管容易扩张,这是因为高温环境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为了身体散热,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夏季气压偏低,天气闷热,空气中含氧量下降,使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另外,夏季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夏季还应预防一种“吃出来的心梗”。摄入大量冰冻食品,如冷粥、冷饮、冰西瓜、冰啤酒等,人体一下子不能适应,可能导致短时间内心血管遇冷骤然收缩,使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加剧,引发血压波动,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意外,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夏季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
一是科学饮食
饮食宜清淡,切忌油腻或太咸的食品,戒烟限酒,平时应多摄入蔬菜、水果,注意补充水分。切忌摄入太冷的食品,以免造成呕吐、腹泻,加重胃肠负担,诱发心肌梗死。
二是有序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工作、生活节奏做到张弛结合。室内空调温度保持在26℃左右,如果公共场所室温太低,要注意增加衣服,以免忽冷忽热血管突然收缩而引起心血管意外事件。
三是适当运动
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脏功能,保持冠状动脉血流畅通。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脏负担过重,造成原有心肌供血不足加重,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为了避开炎热时段,夏季人们常选择晨练,早晨是诱发心肌梗死的“魔*时段”。在早晨,受生物钟效应影响,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体内生理代谢增强,综合这一系列变化,使心脑局部血管因收缩而狭窄,缺血加重,并促使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或破裂,造成动脉血栓形成,使血管堵塞,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四是合理用药
冠心病患者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患有冠心病者尤其是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后,很长时间内无心绞痛和任何症状发作,就停止服用药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因为主观上无心绞痛等任何症状发生,并不代表客观上不存在心肌缺血。对于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只要有心肌缺血的证据,无论是有症状还是无症状,都应接受药物治疗。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应做到两个“”:一是立即拨打;二是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须在分钟以内开通完全闭塞的血管,医院越好。在救护车到达前患者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北京青年报》邬时民文
编辑:张方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