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银盏心脉滴丸基层必备冠心病分级诊疗
TUhjnbcbe - 2021/4/11 15:20:00
导语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大幅提高,有时悄然而至,危及生命,快来看看怎么挽救你的病人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涉及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斑块形成甚至破裂、完全堵塞,限制或完全中断了心肌的血液供应,引起临床上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情况。

冠心病早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心脑血管病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开始蔓延。

充分认识冠心病以及该病带来的巨大疾病负担,对进一步研究防治策略意义重大。本方案适用于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的冠心病患者。

一、冠心病双向转诊标准

1、医院的标准

(1)社区初诊或者社区管理的冠心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及时医院救治:

①首次发生心绞痛。

②无典型胸痛发作,但心电图ST-T有动态异常改变。

③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胸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对胸痛缓解效果不好,活动耐量减低或伴发严重症状。

④反复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有或无ST段压低,但有明显心衰症状或合并严重心律失常。

⑤胸痛伴新出现的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⑥首次发现陈旧性心肌梗死;新近发生或者可疑心力衰竭。

⑦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⑧不明原因的晕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⑨出现其他严重合并症,如消化道出血、脑卒中等需要进一步检查者;需要做运动试验、核素成像检查、超声心动图、冠脉CT、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者。

对于病情较严重、风险较高的患者,应当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条件下,及时转诊至有冠心病急症救医院救治。

(2)社区管理的冠心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当医院进一步治疗:

①抗血小板、抗凝药物需要调整。

②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达标困难或有不良反应,需调整药物。

③血糖及血压等重要危险因素不能控制。

④稳定期患者每半年至1医院进行病情评估。

(3)对具有中医药治疗需求的冠心病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应当转诊:

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进行冠心病中医辨证治疗或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等治疗措施。

②经中医辨证治疗2-4周后,心绞痛发作未见明显改善。

2、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

符合下列转诊条件的患者,可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接续性治疗:

(1)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尚不需要介入治疗等。

(2)已完成血运重建治疗(冠脉介入或搭桥手术),进入稳定康复期。

(3)症状相对稳定,无明确冠心病直接相关症状。

(4)经中医药治疗,病情稳定,已确定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或中成药治疗方案者。

二、冠心病筛查、诊断与评估

(一)冠心病筛查

1、机会性筛查:在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心电图异常表现者;健康体检、单位医务室等偶然发现心电图异常。

2、重点人群筛查:35岁首诊行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易患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查心电图,必要时可行活动平板检查或冠状动脉CT检查。

(二)冠心病诊断与评估

1、病史采集

(1)病史:发病年龄,主诉症状与伴随症状,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反应。重点询问有无活动时胸痛、胸闷或胸部不适;有无静息发作胸痛、胸闷或胸部不适;发作时间是否较前延长(是否≥20分钟);发作时是否伴有大汗、恶心等情况;近期活动耐量是否下降,发作频率是否增加;是否有心肌梗死病史、支架置入史、冠脉搭桥术病史。

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的主要临床特点包括:

①诱发因素:多于活动时发作,饱餐、遇冷空气、情绪激动及晨起更易发作。

②疼痛位置:典型的心绞痛多位于胸部正中的胸骨后和(或)左胸(心前区),可向后背部、左肩、左臂、左手手指,及颈、咽、下颌放射,位置多固定。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痛或者咽部紧缩感,此类症状应予以重视。

③疼痛性质:心绞痛多为紧缩、压迫或烧灼感,也可表现为闷痛,伴有紧张和濒死的感觉,多伴出汗。

④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一般小于20分钟。

⑤缓解方式: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休息可缓解,如发作时服用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可缩短发作时间。

(2)既往史:了解有无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病史。

(3)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等),体力活动,女性患者是否绝经,已婚女性注意询问避孕药使用情况。

(4)家族史:询问早发冠心病、猝死、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等家族史。

(5)社会心理因素:了解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等社会心理因素。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神志状况、面容、身高、体重、腰围等。

(2)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心律、心脏杂音等。

3、检查检验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1)心电图:主要评价ST段抬高或者下移。

(2)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等。

(3)超声多普勒心动图:了解心脏大小、结构与功能。

(4)运动平板或者运动核素检查。

(5)冠状动脉CTA。

(6)冠状动脉造影。

4、高危患者的识别

冠心病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需紧急处置:

(1)持续胸痛伴有大汗或者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神情痛苦、烦躁不安,有濒死感或淡漠。

(3)面色苍白、呼吸急促。

(4)心率过快(≥次/分)或过慢(≤50次/分)。

(5)血压过高(≥/mmHg)或过低(≤90/60mmHg)。

(6)心电图提示有2个或2个以上的导联ST段降低或抬高,或者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及病理性Q波。

5、排除非心绞痛的胸痛

非心绞痛的胸痛主要表现为: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续几个小时至几天的闷痛;疼痛部位点状而非片状分布,可以用一、二个手指指出疼痛的位置;疼痛多于劳累后而非劳累中出现;与呼吸或者其他影响胸廓的运动有关;可被其他因素转移,如交谈可使胸痛减轻;含服硝酸甘油在30分钟以后方能缓解或者不缓解等。

6、冠心病分型

可分为5型,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

(1)心绞痛:由心肌缺血引起,主要以胸部不适为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多在劳累时诱发,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2)急性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急性的完全或者次全闭塞所致。

(3)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无临床症状,但心电图与既往比较有明显改变(如ST段明显下移或抬高),15-20分钟后复查心电图多改善或恢复正常。

(4)缺血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化(或称硬化)。心肌因长期血供不足而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心脏纤维组织增生。临床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5)冠心病猝死: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主支突发闭塞(通常由冠状动脉固定狭窄基础上血栓形成引发,部分为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导致急性大面积心肌缺血和坏死,并可并发心脏电生理紊乱,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纤颤)。其次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壁变薄,导致心脏破裂。

7、冠心病病情评估分类

结合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特点,根据冠心病严重程度,分为稳定期和危重期冠心病患者。

(1)稳定期冠心病患者。主要包括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

①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采用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劳力性心绞痛分级标准,分为四级:

Ⅰ级:一般日常活动,例如走路、登楼不引起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剧烈、速度快或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时。

Ⅱ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快步行走、登楼、餐后行走、冷空气中行走、逆风行走或情绪波动后。

Ⅲ级: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平路一般速度行走时。

Ⅳ级: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患者不能作任何体力活动,但休息时无心绞痛。

②无症状心肌缺血

患者无临床症状,多在做动态心电图(Holter)时发现;心电图与既往比较有明显改变(如ST段明显下移或抬高),15-20分钟后复查心电图多改善或恢复正常。

(2)危重期冠心病患者。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患者。

①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三个阶段:

Ⅰ: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劳力性心绞痛加重,心电图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时ST段下移≥1mm,但持续时间20分钟。

Ⅱ:近1月内反复出现心绞痛、静息状态下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后仍有心绞痛发作,心电图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时ST段下移≥1mm,T波倒置>0.2mV,或有病理性Q波,但持续时间20分钟。

Ⅲ:48小时内反复发作心绞痛,心电图伴一过性ST段改变(>0.5mV),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或出现持续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20分钟。

不稳定心绞痛可分为5种类型(表1)。

②急性心肌梗死

典型临床表现:

为突发、持续、严重心绞痛,疼痛较前发作时剧烈;发作时间≥2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症状缓解不明显;常伴大汗、濒死感;可有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力衰竭等表现。

心电图表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现病理Q波、高尖T波、ST段抬高、T波双向或倒置,并有动态演变。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无病理性Q波、无ST段压低、无T波倒置,也可有动态演变。

其它:新发或疑似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

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心肌酶升高。

③冠心病猝死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或者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短暂的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颤),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死亡。

典型临床表现:

为突发严重胸痛,伴呼吸困难,数分钟之内出现意识丧失。

心电图:

可表现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电机械分离,甚至变为直线。

三、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一)健康生活方式

1、戒烟限酒。

2、低脂低盐饮食,减少膳食脂肪,营养均衡。

3、适当体育锻炼。

4、控制体重。

5、保持心理平衡。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硝酸酯类药物:消心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等。

3、钙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

4、β-受体阻断剂:氨酰心安、倍它乐克等。

5、血脂调节药物: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菲诺贝特、烟酸等。

6、ACEI/ARB:卡托普利、氯沙坦等。

7、其他药物:利尿药物、补钾药物、抑酸药物等。

(三)血运重建治疗

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结合使用血栓抽吸术、斑块旋磨术等。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CABG)

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或者患者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在针对并发症手术同期行冠脉搭桥术。

介入治疗和外科冠脉搭桥术治疗后,患者仍需要接受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

(四)冠心病急症的治疗

冠心病急症即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对于冠心病急症患者,应当尽快转医院进行积极、规范治疗。

1、不稳定性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原则相同,以药物治疗为主,对部分症状不能控制或者临床评价为高危的患者需行介入治疗。

2、ST段抬高心肌梗死即进展型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主要的致死致残原因。治疗原则为尽快明确诊断,尽早、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的动脉,最大限度地保护心肌,从而保存心功能。

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

搭配用药--银盏心脉滴丸

银盏心脉滴丸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效,能够增加冠脉流量,有效减少心绞痛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

产品特点1荟萃三大活血化瘀主流药物银杏叶(真巴沟豆):活血化瘀,平喘止痛丹参(红根):活血养血,清心除烦灯盏细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2精选天然冰片入药源自菊科植物艾纳香,天然安全无胃肠道刺激。3专利工艺,“固体分散”技术滴丸制剂--生物利用度高,可舌下含服,3分钟起效。

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盏心脉滴丸基层必备冠心病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