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一份《医院手术量排行榜》刷屏医疗圈,榜单显示,我国年手术量最大的医院,有35万的年手术量,如此计算来每天平均下来要进行台手术。比排名第二的多了近50%。
医院近年来手术量增长速度惊人,与医院规模不断扩张不无关系。大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张,就意味着他们要从增加的病源中获得回报。新增的病源并不都是分级诊疗中规定的病种,相反,超过50%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A、B型病例。
大医院在“虹吸”基层拔尖人才的同时,也将基层的病人同步“虹吸”过来了,病源的聚集致使“看病难”进一步加剧。
医生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
中国医院花宝金教授因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然而,花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花教授是一位清醒的医者,他看到了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是,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遗憾的是,不少医生错误地认为:谁的病人越多,谁的本事越大。近年来,医院跑马圈地,盲目扩张,医院床位数甚至超过张,成为世界罕见的“巨无霸”。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大量引进“高精尖”设备。如此一来,大医院形成“虹吸效应”,抽空了基层的优秀人才,导致患者过度集中难以分流,医院的扩张速度赶不上病人的增长速度。因此,大医院医生整天疲于奔命,都在忙着“治已病”,哪有精力“治未病”?
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医生的悲哀,也是医学的失败,值得认真反思。美国心脏协会曾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
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与日俱增,越捞越多。事实上,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作为医生,不能坐着等人得病,而应防患于未然,避免更多人“落水”。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这一方针沦为一句口号。专家预言,未来十几年,慢性病在中国将呈“井喷式”爆发。如果“井喷”真的发生了,这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人有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
年,我国慢性病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70%,而这些疾病大多是可以通过干预避免的。因此,能否阻止慢性病“井喷式”发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兴衰。
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卫生部门提出探索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让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双向转诊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无缝化的健康管理。
同时,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医院医生做全科医学带头人。这不仅符合医学发展方向,而且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今后,大型医院应从单纯的治疗疾病为主,转向预防与治疗并重,将“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
从顶层设计来说,*府应为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提供*策支撑。例如,借鉴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医疗保险”变成“健康保险”。医院购买疾病治疗服务,还要购买疾病和健康管理服务,由全民健康保险“买单”。从“医保”到“健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医学理念的巨大进步。
医疗消费具有无限趋高性,再多的财富也会被这个“无底洞”吞噬干净。因此,解决14亿人的健康问题,绝不能靠打针吃药,而要靠预防为主。只有病人越治越少,才说明医生的本领越来越高,医学越来越有希望。
来源:人民日报
延伸阅读
(1)突发心梗,记住这4个“千万不能做”和“一定要做”!
(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快速定位及临床意义
(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精读
(4)急性心梗的10个常见的疼痛部位及图解
(5)真假悟空”之早复极与心肌梗死
(6)ST段压低只想到心梗?这11种鉴别诊断也应知道
(7)心脏传导阻滞心电图大汇总
(8)急性心肌梗死的识别
(9)范博渊老师自编心肌梗死定位诊断歌,好听又好记,赞
(10)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溶栓,中国专家共识刚刚发布!
划重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