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链接:
胡大一:叫停“死亡药物”护佑亿万生命(上)
如何正确看待早搏,过好早搏人生。
与其以之为敌,不如学会与之为伴。
一种临床表现要不要治疗(药物或手术),取决于(1)有没有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舒服---医学上称“症状”,和/或(2)有没有直接的或潜在的风险。二者有一,或二者均有,需要治疗干预。二者都没有,最好的治疗是不治疗----无为而治!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当然牙疼并非不是病,但这强调解除症状之疼很重要。再比如,眼里容不得沙子。鱼刺卡喉之痛苦,也需要很快处理。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杀手”,血脂异常大多无明显症状,很多高血压患者也是体检意外发现的。但它们是未来增加心肌梗死与卒中的危险因素,即使无症状,也要控制与干预。
房性和室性早搏(包括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即非独立的器质性心脏病,也无独立的风险,它们需不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症状,即对症治疗。
在我52年学医从医过程中,诊治了大量房性和室性早搏的患者。我早年的专业兴趣正是心律失常,我也曾按传统积极治疗过多年的室性和房性早搏。但后来我发现了两个让我反思的现象。我常年随访了多例13岁前的儿童的频发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早搏数1万-3万不等),超声心动图一直正常,心电图没有心电相关疾病的症状,很多孩子被扣上病*性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遗症。这些有频发早搏的孩子们无一有主诉不适症状的,而带孩子看病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十分焦虑,症状很重。
而我接诊的有室性早搏的成年人,有症状的很多,而且症状泛化。我在美国当访问学者两年中,有空闲时就去心电图室看动态心电图记录,对照患者同时写的日记,有频发早搏时往往日记上无症状;日记上有症状时段,心电图记录都没有早搏。
有些患者是因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意外发现了室性早搏。发现室性早搏前毫无症状,发现室性早搏,再到网上查一查信息,到医院找“专家”看一看病,症状出现了,而且越来越重。很多患者的症状是忧早搏,虑病的焦虑躯体表现。
认真思考这些临床所见,我年终于悟出了“双心医学”的道理。孩子天真,不懂忧愁,说话直白,个个明确说,没有不舒服,家长老师总让看病打针吃药,不让上体育课。越跑,越没早搏。成人更惶恐,容易刨根问底,网上找信息,听专家谈医说病,获得的都是吓人的坏消息。至今还在广泛流传的“室性早搏,尤其室性心动过速(尽管仅连发三个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险。什么危险?猝死的危险,说死就死,睡一觉,人就可能没了...好人,被吓着了,有时还吓得不轻。
于是又出了毫无证据的24小时室性早搏超过多少,就一定要做射频消融手术。这是过度医疗的一大风口。
如何学会与早搏为伴?
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最好的治疗是不吃药,不射频,无为而治。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要治病,不治早搏。治早搏越积极,出事的越多。有心肌梗死的治心肌梗死,有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心肌病和心力衰竭。也要注意引发早搏的低血钾/低血镁,和引发加重早搏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或“促”心律失常作用。
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尤其青少年,千万不要用副作用明显的胺碘酮!我最近还见到这么用药的病例!
怀孕了发现室性早搏怎么办?
有室性早搏能不能怀孕或要二胎?这是在临床上常见的一件事,对一个家庭几代人十分重要,必须面对。
医院工作23年,当时分工主要研究心律失常,经常去产科会诊,回答这些与妊娠相关的心律失常问题。此后,也不断在积累随访的病例。
如果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仅有室性早搏,准备怀孕前需先射频消融吗?
没有必要!
怀孕后发现了室性早搏,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吗?
没有必要!
我小学同学的儿媳妇30多岁想要第一个孩子时,发现频发室性早搏,她丈夫与我同学夫妇二人心神不安,得到信息极为混乱,她们到北京找我,我告诉他们放心安心怀孕,最后母子平安。今年要二胎前又问我行不行,我说,‘神州行,我看行’,结果也是母子平安。
上海一位30多岁女性患者,夫妻二人与双方父母都希望能早怀孕生子。但查体发现无任何症状的频发室性早搏。医院做了射频消融术,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就复发了,而且比术前早搏更多。医生又让吃普罗帕酮,患者与家属问吃药会不会影响怀孕,回答是有可能,是否服用自己慎重考虑。患者在绝望中来北京找我,我明确建议:不吃药,不手术,心脏结构功能正常,安心放心怀孕。最后,在胎儿平安降生时,患者给我发来短信:“母女平安。真的感谢胡医生!”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我坚持常年随访频发室性早搏的儿童和孕妇。正是随访,才给我临床决策担当医生责任的一份自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