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年会(ESC-HF)于年5月23至26日在西班牙Seville举办。在心肌病病生理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心肌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
“心肌病:发病机制是什么”研讨会是基础研究-转化科学的部分内容,涉及心肌病的各个方面。大会主席是H.P.Schultheiss博士(柏林,德国)和R.deBoer博士(格罗宁根,荷兰)。
首先发言的是A.Keren博士(耶路撒冷,以色列),讨论了有关扩张性心肌病(DCM)若干方面的内容。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患,目前认为病因主要为心肌炎、遗传突变、自身免疫及自身抗体或有*物质。大会讨论了扩张性心肌病的免疫抑制疗法,但该疗法仍然存在争议。
第二位发言的是P.vanderMeer博士(格罗宁根,荷兰),讨论了转化医学有关肥厚性心肌病(HCM)的研究。肥厚性心肌病以部分心肌肥厚及年龄相关的外显率为特点。大会讨论了一些有意思、有说服力的细胞及动物实验,阐释了肥厚性心肌病的上述特点。
第三位发言的是F.Smih博士(图卢兹,法国),他的发言是关于糖尿病心肌病的。糖尿病心肌病在病理上有多重特点:包括心肌肥大、脂肪变性和凋亡。大会对一个过度表达载脂蛋白O(APOO)的糖尿病模型进行了讨论,这个模型惊人的涵盖了糖尿病心肌病的上述特征,会议探讨了对载脂蛋白O靶点的处理也许可消除糖尿病对心脏的不良作用。
最后A.R.Lyon博士(伦敦,英国)的发言是关于应激性心肌病的(Tako-Tsubo心肌病)的。虽然Tako-Tsubo心肌病有一定漏诊的可能,但该类疾病十分罕见。Lyon医生分享了几个有说服力的试验数据,提出雌激素对应激性心肌病有保护作用,雌激素降低对心脏有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应激性心肌病。此外,他还展示了一些关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β1、β2受体的有意思的数据,进一步阐明该种未知疾病的病生理机制。
该类研讨会可促使临床医生更深入的了解疾病的病生理机制,并为基础医学的研究者提供了临床的背景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医脉通(medlive.cn)医脉通,您的临床决策好帮手!
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