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阻滞可发生在心电传导系统的任何环节,包括心房的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室的传导阻滞。
一.心房的传导阻滞
通常采用测量体表II或V1导联P波起始至希氏束A波的间期(P-A间期)衡量右心房传导的时间;或者用高位右房的A波至希氏束A波的间期代表右心房传导时间;正常值在25-60ms;当发生右房内传导延缓或阻滞时,该指标延长。
从P波或高位右房的A波至冠状窦远端A波的间期代表整个心房的传导时间,通常在60-90ms;临床上大多数心房内传导阻滞发生在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具体可参考心房内传导阻滞一文中的“左房逆传”现象),此时体表心电图可表现为双峰P或正负双向P,腔内图则提示P波起始至CS远端A波距离显著延长。
二.房室传导阻滞
既往临床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参数一文中详细给了His相关的参数,即PA间期25-60ms,AH间期50-ms,H波10-15ms,和HV间期35-55ms。
1.房室结传导的阻滞点
一度房室结传导阻滞点:随着心房刺激频率增加,AH会延长,当AH延长超过ms时,此时最低的心房刺激频率即为一度房室结传导的阻滞点。正常阻滞点为≥次/min。
文氏型房室结传导阻滞点:随着心房刺激频率增加,AH会出现逐渐延长的文氏型现象,此时最低的心房刺激频率即为文氏型房室结传导阻滞点。正常阻滞点≥次/min。
2:1房室结传导阻滞点:随着心房刺激频率增加,会出现H波及V波2:1消失的传导阻滞现象。正常阻滞点为≥次/min。
2.房室传导阻滞区域定位
希氏束以上部位的阻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HV间期始终不变;希氏束内的阻滞,关键是要记录清晰的远端及近端H波,同时避免将右束支电位误认为H2波;希氏束以下部位的阻滞,HV间期会发生变化。
三.心室内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发生在希浦系统内的传导阻滞,包括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系统。通常His传导时间很短,当只有1个分支传导阻滞时,一般HV间期就不会超过55ms。电生理研究发现,HV间期延长几乎与宽QRS波群并存。且HV间期超过60ms时表明双侧束支存在传导阻滞。
四.图示
(本图为典型的右束支,而此时AH、HV均在正常范围)
(本图心房增频刺激,S1S1为ms,AH间期逐搏延长,发生文氏现象,由于房室结的文氏阻滞点为bpm,提示此时房室结文氏型阻滞点低下;而HV间期不变,提示希浦系统传导正常)
(本图为右心室高位间隔处行期前程序刺激。A图示,S1S1刺激下,His和CS远端A波提前,提示心房逆传经房室结快径和左侧旁路;当S2刺激时,完全表现为左侧偏心性逆传,提示此时房室结快径逆传阻断,仅通过左侧旁路逆传;此后心动过速诱发,同时看到HV间期逐渐延长,并且红框中提示呈完全右束支阻滞型,提示希氏束远端或心内出现传导阻滞。B图示则发生了HV前传文氏)
(本图为高位右房期前程序刺激。当S2刺激时,体表心电图提示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提示希浦系统发生了传导延缓;同时HV显著延长,提示希氏束远端或右束支也进入了不应期,表明发生双侧束支功能性阻滞可能。此后出现一次心房回波,His早于CSp,提示心房逆传经房室结快径)
(本图为高位右房期前程序刺激。当S2刺激时,H波发生分裂,但SA,HV间期不变,提示发生希氏束内一度传导阻滞)
由于此推送以阅读笔记的形式展示,必然对《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入门及图解》一书中内容有理解不恰当或有误的地方,希望读者海涵、斧正。欢迎各位阅读者留言讨论,以期共同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