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暴露于药物并排除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肝功能损伤,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2],并且少数患者可能发生重症肝功能衰竭,治疗不当会导致死亡,是临床安全监测和防治的重点。
临床上最常引起DILI的药物以抗结核药、许多中草药、膳食补充剂、抗生素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药物、抗精神病药为主[3,4],而由甲泼尼龙引起的DILI鲜少报道,临床药师就一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使用甲泼尼龙治疗后致DILI的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
病例摘要
患者,女,36岁,因“反复胸前区不适半年余,晕厥次”收住入院。
患者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胸前区不适伴肩背部刺痛,持续约数秒后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
年5月9日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晕厥,持续约数十秒后自行逐渐缓解,伴有盗汗、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送至我院急诊后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收住心内科,拟行冠脉造影备PCI术。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烟酒、药物依赖及不良嗜好;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及其他过敏史。
入院查体:
T37.3℃,P98次/分,R9次/分,BP9/69mmHg;
肌钙蛋白(TnI)4.26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4.7ng/m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3.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4.U/L;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2.ST-T改变:V~V3呈弓背向上型抬高0.mV~0.5mV伴T波倒置。
患者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再次询问病史,患者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查巨细胞病*IgG抗体:43U/mL(+),单纯疱疹病*+2型IgG>30(+);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低电压改变;心脏MRI提示心肌炎,结合患者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重症心肌炎。
5月2日予患者人免疫球蛋白20g+甲泼尼龙mgqd静脉滴注冲击治疗,奥司他韦75mgbid口服抗病*治疗,环磷腺苷葡胺营养心肌等。
5月3日(冲击治疗第2天),患者S心音分裂已消失,心电图未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改变,但复查肝功能指标:ALT.0U/L、AST.0U/L、GGT.0U/L,进一步查肝功能生化指标,排除肝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情况,临床药师考虑DILI,建议医师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5月4日停用人免疫球蛋白、奥司他韦,甲泼尼龙减量为00mgqd,并加用还原性谷胱甘肽.8gqd静脉滴注和多烯磷脂酰胆碱.5mgqd静脉滴注保肝治疗。
5月6日患者重症心肌炎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冲击治疗有效。复查肝功能指标:ALT.7U/L、AST06.0U/L、谷氨基转移酶.4U/L,肝功能指标稍有下降但仍有异常,继续使用甲泼尼龙60mg治疗心肌炎。
用药至5月9日,患者心肌炎症状好转,病情稳定,复查肝功能指标:ALT.0U/L、AST38.0U/L,肝功能指标再次显著上升。临床药师建议停用环磷腺苷葡胺,激素治疗改为醋酸泼尼松龙片30mgqd口服继续治疗,临床医师予以采纳。
5月23日(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口服治疗第5天),心肌炎症状改善较明显,复查肝功能指标:ALT.0U/L、AST99.0U/L、GGT.0U/L,提示肝功能受损仍存在但指标有所下降,建议患者每周减醋酸泼尼松龙片剂量6mg直至停药,转至消化科随访。
5月28日停用醋酸泼尼松龙片。
6月6日(停用醋酸泼尼松龙片第8天)复查肝功能:ALT54.0.0U/L、AST27.0U/L、ALP6.0U/L、GGT7U/L,提示肝功能恢复正常。
问题该患者是否发生了DILI?解答临床上DILI的发生比较常见,并且多以急性DILI为主[5]。
患者入院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正常,AST49.7U/L稍高于正常值,TnI4.26ng/mL升高,考虑为心肌炎引起心肌损伤导致相关酶的升高。
患者开始药物治疗后第2天复查肝功能,ALT、AST、GLP均明显升高,考虑可能发生DILI。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指出,目前DILI的诊断仍属排他性诊断,首先要确认存在肝损伤,其次排除其他肝病,再通过因果关系评估来确定肝损伤与可疑药物的相关程度。
该患者排除了疾病相关因素,药物因素不能排除而且与发病有时间相关性。
DILI根据受损靶细胞类型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混合型和肝血管损伤型,判定标准为:
()肝细胞损伤型:ALT≥3ULN,且R≥5
(2)胆汁淤积型:ALP≥ULN,且R≤2
(3)混合型:ALT≥3ULN,ALP≥2ULN,且2<R<5[,6]。
根据患者05月3日肝功能指标计算得出患者:ALT=4.05ULN,R=5,属于肝细胞损伤型。
问题2哪种药物是引发DILI的元凶?解答根据患者用药史、用药与发生DILI的时间关系,认为甲泼尼龙与发生DILI有时间相关性较为明显。
根据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对引起肝损伤的药物需进行因果关系评估,并推荐使用RUCAM量表[7]。
根据评分要求,甲泼尼龙RUCAM评分为7分,属于很可能。
综上,认为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肝细胞损伤型,急性,RUCAM7分(很可能),严重程度级。
问题3发生DILI后,是否需要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解答根据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DILI的基本治疗原则之一就是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但是贸然停药有导致原发疾病加重的风险,停用治疗药物应慎重。
根据年FDA制定的DILI停药原则[8]:
()血清ALT或AST>8ULN
(2)ALT或AST>5ULN持续2周
(3)ALT或AST>3ULN,且总胆红素(TBil)>2ULN或INR>.5
(4)ALT或AST>3ULN,伴疲劳及消化道症状等逐渐加重,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5%)。
患者TBil、INR值正常,ALT8ULN,AST>8ULN,肝损伤情况符合停药的原则,应慎重考虑是否继续使用甲泼尼龙,且患者急性心肌炎控制情况可,病情好转,因此临床药师建议甲泼尼龙逐渐减量直至停用,医师予以采纳。
小结
甲泼尼龙导致肝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虽然被认为对肝脏相对安全,但也可能导致脂肪肝[9,0];大剂量甲泼尼龙的肝*性事件较少发生且难以预测[],大部分医师可能对大剂量甲泼尼龙潜在肝*性的认识很低,所以在应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时,建议进行更严密的药学监护。
这一特殊案例告诉我们,在临床药物治疗中,不仅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药物,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