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5分钟看懂SCCT心肌灌注专家共识
TUhjnbcbe - 2021/9/3 0:13:00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dfzj/150906/4692094.html

著名心血管CT杂志JournalofCardiovascularComputedTomography于近期刊登了国际心血管CT协会(SCCT)关于CT心肌灌注成像的专家共识。在这篇专家共识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心肌CTP成像的临床价值、操作流程和科研情况等,为CTP的临床实施、资源分配和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专业指导。下面我们就用5分钟带大家梳理一下这篇心肌灌注专家共识的重点。

CTP:价值与阻碍并存

冠脉CTA用于评估解剖学的血管狭窄和严重程度,是一种准确的、无创的成像手段。其阴性预测值很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因此在确定冠脉狭窄是否存在血流动力学意义上有着一定限制。心肌灌注CTP作为近年来热度较高的功能学成像方式之一,可全定量地分析心肌活性情况。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心肌CTP成像的诊断准确性和增加的价值优于冠状动脉CTA。另一方面,心肌灌注的临床常规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不统一因素,包括负荷药物、成像序列、扫描设备类型、采集方案、后处理,以及对CTP结果的解释等都不尽相同。

负荷还是静息?

心肌CTP成像可在静息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药物诱导的负荷状态下进行(一般为腺苷或三磷酸腺苷)。很多文献证实,在冠脉狭窄无法评价或心肌缺血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心肌CTP成像可以明显提高对狭窄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由于静息状态下心肌血流量MBF只有在血管严重狭窄时才会减少,并且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很难鉴别,因此单独采用静息CTP对缺血的诊断价值有限。CT心肌灌注用于评估心肌缺血,需要进行药物负荷。专家共识同时也指出,负荷药物的使用存在禁忌证,在某些情况下应该完全避免或仅谨慎使用此类药物。一般来说,CT心肌灌注的检查方案中既包括静息,又包括负荷两种扫描方案。关于负荷和静息的检查顺序尚存争议,没有证据表明哪一种检查排序更加优越。但科学家们同时建议,在静息和负荷采集之间间隔10-20分钟,以保证将心肌对比剂的污染降至最低,并消除药物负荷或硝酸甘油注射的影响。

静态CTP,动态CTP,双能CTP

心肌灌注的数据采集方式通常分为:静态CTP、动态CTP和双能量CTP。

三种CTP成像方式各有优劣,专家共识也对此作了详细总结。笔者认为,由于动态CTP采用连续采集的方式获得了心肌时间-衰减曲线,从而可以定量地分析血流量、血容量、达峰时间和K-trans等灌注参数,其临床价值是要优于另外两种CTP方法的。

心肌灌注的临床研究情况

目前使用现代CT扫描仪进行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已被大量的科研成果证实,其诊断价值高于单纯的CTA,与SPECT、MRI、PET、FFR等方法具有一致性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专家共识引用的15篇权威文章中,11篇来自于双源CT设备(占比73%),其敏感性高达82-%,特异性为74.7-98.2%,也充分说明了动态CTP的实际临床应用前景。

专家共识同时引用了17篇高分研究(全部来自双源CT设备),总结关于双能CTP成像的可行性证据等。基于双源双能量成像,碘图可以准确地评估心肌灌注的缺损区域,从而为心肌纤维化、心肌延迟强化等分析提供定量依据,同时单能谱技术在低keV时图像对比噪声比得以提升,因此冠脉管腔狭窄的评估也更加精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5分钟看懂SCCT心肌灌注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