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卫生科普宣教的推广,以及信息检索的便捷,人民群众对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前胸部的刺痛、闷痛,或者左侧肩背部疼痛、后背疼痛等症状一出现,警惕性高的人往往就会联想到自己是不是得了冠心病或心绞痛、心肌梗死。
那么,什么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心病是同一种疾病吗?
其实,心肌梗死、心绞痛都属于冠心病。而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又有所不同。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的简称。这里指出了这个疾病的发生部位在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自身血液的动脉,起始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右两支,走行于心脏表面。因为我们心脏的形状犹如一个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果将心脏视为头部,则冠状动脉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形状恰似一顶*,因此命名为冠状动脉。
正常成人冠状动脉的直径一般不超过3mm。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约占心排血量的5%,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营养,维持它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如果冠状动脉突然阻塞,不能很快建立侧支循环,就有可能导致心肌梗死。而冠状动脉的狭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二、动脉里的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病变从动脉内膜开始,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等等,随着动脉壁脂质积聚和慢性炎症反应的发生,逐渐形成粥样斑块。
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冠状动脉内这些斑块渐渐增多,可以造成动脉腔内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
三、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发生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粥样斑块松动、裂纹或破裂,引起血小板在受损表面粘附、活化、聚集,形成血栓,导致病变血管完全性闭塞,则心肌梗死发生了;如果病变血管出现非完全性闭塞,心脏因缺血而出现了胸痛症状,则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了。
因此,心肌梗死、心绞痛都属于冠心病。而心肌梗死比心绞痛严重,或者说,有时候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肌梗死的先兆。
所以,如果出现心前区憋闷、疼痛持续20分钟以上,或伴有出汗、皮肤苍白湿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或疼痛放射到新的部位这些表现,要警惕出现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这时需要及时就医,急诊查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来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如果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时采用快速开通闭塞血管的治疗方法,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英文缩写为PCI,是一种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往期精彩远离高血压的五句话,再忙也要看看!
那些你不知道的心血管疾病误区!
心血管狭窄这样预防最有效!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