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从水藤的“准二胎爸”古先生突发胸痛,医院途中更是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现象。命悬一线之际,广州医院(医院)医护团队多学科协作,实施紧急救治,让古先生重获“心”生。
▲古先生(中)获“新生”喜出院
命悬一线!求诊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医生,赶快救我老公!”11月8日中午11:10,广州医院(医院)急诊科对出的停车场传出连声惊呼。一位保安大叔疾冲上前,只见一位孕妇在自己刚停稳的车旁叫喊、哭泣。保安人员一面安抚她,一面经对讲机通知急诊科的医护。急诊科胡梦雨护士立即推着救护床赶到现场,迅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发现患者已无心跳呼吸,立即行胸外按压,同时迅速转移患者至抢救室。原来“准二胎爸”古先生为江西人,今年35岁,一家人在乐从水藤经商。上午10:50,古先生突感胸闷痛伴窒息感,难以忍受,怀有7个多月身孕的医院:“途中我一直和他说话,医院等红绿灯时就喊不醒了”。生死竞速!医护争分夺秒驱走死神病人心跳、呼吸均已骤停,抢救刻不容缓。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医院团队予以心电监测、开放气道、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等救治措施,同时通知心内科专家紧急会诊。
在急诊科麦广主治医师及心内科赵强主任医师、李卫雄副主任医师、张小梅副主任医师的协作下,医务科易世涛副科长的协调下,各种急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快速实施。
▲抢救现场
“、、、……”“室颤波,双向波焦耳,电除颤1次、2次、3次……7次”“肾上腺素1毫克、2毫克、3毫克,静脉注射……”医护人员一边紧张抢救,一边密切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时针在一秒一分地过去,30秒过去了,60秒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监护仪上一直显示直线,心跳没有、意识没有、动脉搏动没有、瞳孔散大……“一定不能放弃,持续胸外按压!”共同的信念在面色凝重的医护人员的内心传递,抢救室里,粗大的喘气声伴着有规律的按压,时不时有汗水滴在古先生的身上……监护仪上有波了!心跳有了、动脉搏动有了、心音听到了!▲转运至导管室
通过心电图检查,古先生被确诊为急性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心内科主任医师赵强立即启动导管室,决定为古先生实施急诊介入手术。▲急诊PCI术中
随后,该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小梅在古先生的右腹股沟区置入一根导管。通过右股动脉造影,只见患者前降支近端重度狭窄,需立即开通前降支植入一枚支架,从而使心脏前降支血管血流通畅,恢复了心脏的供血、供氧。手术完成,古先生随即转入重症监护室。在ICU余泽琪主任医师、孟黎护长团队的精心医治下,病情稳定后转心内科CCU继续治疗。▲病情稳定给生活比个yeah
赢得新生!多学科协作保安康“是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非常感谢大家!”11月10日,古先生拔除气管插管后,最想表达的是对医护人员的感谢。11月16日,他顺利康复出院。“当时患者的情况十分凶险,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延迟,都可能危及生命!在这场紧张有序的接力诊疗中,迅速反应的专业团队、严谨细致的诊疗技术、高效有序的绿色通道流程,是患者心脏骤停后得救的三个重要因素。”心血管内科赵强主任说道。据介绍,经过60余年的发展,医院急救中心建立了院前、院内急诊、ICU三位一体的先进急救体系,通过完整的多学科协作救治模式,成为具有全方位紧急救护能力的现代化急救中心,托起了乐从人民群众的健康希望,搭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急救绿色通道”。医生提醒: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脏急症,是导致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跳呼吸骤停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4分钟内,又称“*金4分钟”。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抢救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时间每延长1分钟,复苏成功率便下降10%至20%。因此,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就要考虑到心肌梗死的可能,医院检查治疗。来源:广州医院
编辑:佛山新闻网卢培雯
审校:麦丽敏、王胜男、张家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