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绝大多数人在吃的上面都颇有追求,不仅要吃饱,还得味道好。
事实上,过于追求味道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食物的味道大多都是调料品调出来的,而某些调料吃多了,会对身体不好。
尤其是盐的摄入,一旦过量,后患无穷,来看一组数据: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将近10%的心脏疾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的死因可归咎于食盐摄入量过多,即每年约万人因此死亡。
多吃一克盐,伤害遍全身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切证实了:如果每天吃了15—20克以上食盐,84%的成年人收缩压超过mmHg,脑卒中也很多。
如果人们将盐摄入量降至每日低于5克的推荐水平,每年可避免万例死亡。
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教授表示:
中国有数量庞大的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患者,高盐饮食是其重要原因。据估计,将中国人每天的平均摄盐量降低1克,将可每年挽救12.5万条生命。
据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每人每天平均食盐的摄入量为10.5克,这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人食盐每日小于6克(大概就是把一个啤酒盖填平那么多)的推荐量。
可以说,吃得太咸,是个普遍现象。
有人可能会说,吃咸了,多喝几口水就行呗,有啥可怕的?
太天真!喝水只是缓解你味觉上的咸,并不会减少你身体对盐的摄入。
你多吃的每一克盐,都早已在你的身体里埋下了祸根。
1高血压如今我们身边这么多高血压的人,可以说个个和吃盐太多有关!
食盐中的钠离子摄入过多会引起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一种因子,这种因子会使血压升高。
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大约49%的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
2中风研究发现,每天的食盐摄入量超过4克(以钠的量计算),中风的几率明显高于每天吃食盐少于1.5克的人,而且,每天食盐摄入每增加0.5克,中风的风险就增加17%。
3冠心病同样,食盐摄入量与冠心病也有很大的关系。研究人员对名芬兰人进行了钠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当每天的食盐摄入增加6克,因得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增加了56%,得心脏病死亡的患者增加36%。
4胃癌年开始,美国癌症协会对多名40~59岁的中年人进行了长达11年的膳食调查发现,食盐摄入过,伴随着较高的胃癌发生率。
这是因为盐分过大的食物会降低胃中保护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会促进胃癌的发生。
5血管变薄变脆正如上面所说,盐吃多了会引起高血压,同时还会使血浆胆固醇升高,促使我们的血管变薄、变脆,这就是非常可怕的——动脉粥样硬化。
如果心脏血管动脉硬化,那就会导致心肌梗死、冠心病的出现。如果是脑血管变脆、变薄,就会出现脑溢血、脑梗等。
6骨头变脆食盐吃的多,会导致我们体内钙大量流失,这就会导致“骨头变脆”,即骨质疏松。
这是因为食盐中的钠离子和人体中的钙代谢是有联系的,当钠离子从人体排出时,还会携带一部分的钙离子。因此,导致钙流失,骨头变脆。
7心脏衰竭长期吃盐太多也会导致心脏的衰竭。目前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衰》杂志的研究发现,食盐是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
因此想要心脏永葆年轻就要合理控制食盐摄入。
8损伤肾脏当我们食盐吃的太多,就会导致体内渗透压增高,所以多余的钠就要从肾脏排出,加大肾脏负担,损伤肾脏。
同时,盐在排出的过程中会带走钙,使得尿钙水平升高,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怎么减盐?你可能会说,我每次做菜没有放那么多盐啊。事实上除了菜以外,这些食物中暗藏着很多盐,只是你不知道。
不知不觉,你每天吃的盐就远远超标了!
大家一定要绷紧减盐这根弦,家里最好买个限盐勺,不要凭感觉放盐。
对那些习惯重口味的人而言,减盐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要循序渐进,慢慢去适应清淡口味。
不过,任何时候只要将摄盐量减下来就会有成效。以血压来说,将盐量降低的一周到几周内,血压就会有所下降。
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启众也给各位大家几个减盐招。
1用醋味代替咸味对于一些重口味者,可以利用味觉的独特性,来抑制食盐的摄取量。
如酸味就是咸味的“增强剂”,因此放小半勺盐只用加几滴醋就可以让咸味更明显,从而减少食盐的用量。
2少喝菜汤尽量不要喝菜汤,盐溶于水,菜汤中含盐量高。
3起锅前再放盐起锅前放少量盐或酱油,盐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内部,但舌头上照样感觉到咸味。这样就可以在同样的咸度下减少盐的用量。
测定菜肴中的维生素C发现,晚放盐还能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4蘸食能减盐用调料配成少量调味汁或调味酱蘸着吃,也能让食物的表面充分接触盐,而内部不会渗入盐分,也对减盐有益。
5凉菜即拌即食调凉拌菜的时候,盐分往往局限在菜的表面和下面的调味汁中。如果尽快吃完,让盐分来不及深入内部,就可以把一部分盐留在菜汤当中。
6多用香料如果加点辣椒、花椒、葱姜蒜之类香辛料炝锅,能增加菜肴的香味,少放盐也能好吃。也可在炒菜时多用松茸、香菇等天然味道代替咸味。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将在24小时内删除,万分感谢。本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