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题外话。我做了多年《国际循环》杂志的总编,至今还在做。我审读每一期都是逐字逐句看的,很多医生把“heartattack”译为“心脏病发作”,实际上英文的“heartattack”专指急性心肌梗死。译成“心脏病发作”反而让专业和非专业人员都很难明确其具体指的是什么?
我在年,即我开始学医后的30和开始行医后的25年后,深刻反思自己在传统“西医”理解与诊治疾病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提出并探索践行“双心医学”的全新模式。
可喜的是整个世界的“西医”也逐渐形成了“精神心理-心脏病学”的融合学科与医疗模式。这是多学科会诊(MDT,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的典范,也是突破“西医”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生物--心理综合医学模式转化的突破口和杠杆原理之支点。
我粗略回顾一下,近5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在学术年会的内容和有关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指南中,日益重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加强了这方面的临床研究。
从症状学角度,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和(或)抑郁,常伴有胸闷、胸痛、后背痛、心悸、乏力、血压易波动等类似心血管疾病的躯体症状。患者不可能了解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几乎%会马上想到心血管出了问题,尤其惊恐发作时更会恐惧心肌梗死与心脏猝死,当然去寻求心内科医生的帮助。而当下医生看病是基本不问症状。近有位老年患者向我倾诉,他医院挂了专家号,好不容易排到他进诊室,医生看了CT片子就要开条入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时,老人请求专家可否给他点儿时间,诉说下他的症状。专家一句话把老人顶了回去,“我是给你看病的,没时间陪你聊天!”
到了心内科,只要说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就是聚焦心血管疾病,拉网似检查,导致焦虑/抑郁引起的胸部不适多年,甚至20-30年,误诊误判,做了大量不对症,患者根本不需要的高成本、有创伤检查,患者病情却每况愈下,痛不堪言。医生说,我给你做的支架很精彩,患者的感觉越治越难受,很无奈。
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结局),二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欧洲一些国家把18-74岁初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三类:1、急性心肌梗死前即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2、急性心肌梗死前没有,但发病后产生了精神心理创伤的患者;3、病前后都无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患者。研究结果发现,与第三组对比,前两组心肌梗死后1年和5年的总死亡率,心肌梗死再次发生风险都呈现梯度上升趋势。心肌梗死后的总死亡率在既往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相对风险增加86%;在心肌梗死后继发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对风险增加42%。值得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