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康心肌梗死为什么可怕
TUhjnbcbe - 2022/7/13 16:24:00
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导语:

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心力衰竭万,肺源性心脏病万,心房颤动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下肢动脉疾病万,高血压2.45亿。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节目时间:每周六、周日上午9:00—10:00

本期主持人:陈红

嘉宾简介:郎立国宁医院心血管中心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郎立国,男,宁医院心血管中心,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第五届宁夏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届宁夏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宁夏康复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国心力衰竭联盟宁夏中心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甘宁青高血压联盟理事兼秘书,CDQI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基层居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会。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及术后康复管理。参与宁夏自然课题2项,主持卫计委课题1项。参编论著四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出诊时间:

宁医院西夏分院: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宁医院院本部:周三上午

金鑫宁医院西夏分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

金鑫宁医院西夏分院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

从事临床工作14年,主要擅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专家门诊

*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梗来临前,身体会有“1热,2疼,3多”

是一种因为某些外界因素作用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形成的血栓堵塞了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此时就称之为“心肌梗死”,简称“心梗”。

一“1热”

身体发热:在心肌梗死前,患者会出现身体的白细胞会变多,红细胞减少的情况,这时候就会出现身体发热的症状。

此症状可能会持续一两天,时间长得会持续一周。

如果你的身体有这样的异常表现,建议尽早检查一下,查明原因,尽量防止心梗发作。

二“2疼”

1、嗓子疼:心梗来临前,除了会有一些典型的症状以外,还会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嗓子疼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心脏放射痛的其中一种,有的病号表现不典型。如果你在没有吃辣椒,感冒的情况下,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心梗发作的表现,要小心。

2、胸部疼:心梗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出现胸痛的情况。一般表现为:胸骨的正中间,或中间偏左一点的位置,会出现疼痛,并且伴有压迫感,濒死感。一般持续时间在5-15分钟或以上,也会同时出现出汗、恶心的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

三“3多”
  

1、盗汗多:出汗是我们身体的常见现象,一般我们出汗都是在过度运动之后比较常见,通常额头较多,这与心梗发作的出汗部位不太一样。通常,在心梗发作前,身体的头皮、脖子、后背、手心或者脚心都会大量出汗,尤其是睡觉时,更应该提高警惕,可能猝死即将发生

2、恶心多

如果你每天睡眠时间充足,却仍觉得精疲力竭,就一定要提防心梗。特别是女性,在心肌梗死发作前数日会出现疲乏,这种疲乏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并且,当心梗疼痛影响到让人的肠胃功能时,病人还会频繁地犯恶心,严重的话出现呕吐。

3、头痛多

如果一个人,在睡觉的时候,经常发生头痛,尤其是偏头痛,那么可能不是头部问题,而是心脏出现了问题。偏头痛和心脏异常,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结果,心梗也会出现偏头痛,主要是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

*心肌梗死患者不同阶段应该如何运动

运动是心脏康复的重要部分,心梗的支架手术仅完成了心肌梗死治疗的一半,另一半则是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心脏康复。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有利于减轻心肌梗死的心室重构过程,改善心功能。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不恰当的运动会存在很多风险,不恰当的运动可以导致心脏过度使用性损伤,这种损伤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心律失常、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加速、心脏早衰、心肌纤维化、斑块破裂和急性冠状动脉血栓等,甚至引起心源性猝死。

按照住院期、出院后早期、后期恢复期、终身维持期四个阶段划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每个阶段的“运动目标”和“训练强度”也各有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

住院期间:心肌梗死术后入住心脏急危重症监护室,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若病情稳定无并发症,24小时后可允许患者坐床边椅。在心电、血压监护下进行运动康复及日常活动。通常活动过程从仰卧位到坐位、到站立、再到下地活动。如活动时无出现不良反应,可循序渐进到患者能耐受水平。心肌梗死后第4-7天后入住普通病房,根据病情可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能够自如地完成进餐剃须等生活料理。

出院早期:出院后,一般患者可在1-3周开始运动康复。建议患者参加有医生参与、心电监护下的运动康复指导。第2个月后活动量逐渐增加,多采用低水平有氧运动和静力拉伸,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心血管的适应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如室外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快慢走等,若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头晕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以及脉搏不规则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图片来源网络)

恢复期:一般在出院后患者可以在医学监护下锻炼(心脏康复中心),并继续接受营养、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持续3~6个月。可定期(3-6个月)测心肺运动能力,评估运动效果,不断调整运动处方。

维持锻炼期:学会了正确的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及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后,只需终身维持健康状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定期接受随访。

目前主张心肌梗死患者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游泳、快步走、太极拳等。尽量避免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潜水、尽量避免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潜水、肌力训练(长时间的肌肉收缩)等。如果有专业康复医师制订好运动处方,我们可以按照医师制订的运动处方执行,但是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气短、头晕或者其他不适感觉,应立即停止,避免过于“坚持”。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部分内容来自网络,部分内容由郎立国、金鑫提供。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心肌梗死为什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