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脏每分每秒都在跳动,有科学研究证明心脏跳动次数,可以影响寿命,如果受到了伤害,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引起心脏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肌缺血。本篇文章,医生为您科普,心肌缺血是什么病?如何增强心脏活力?
首先要了解,心肌缺血是什么?
心脏一直在跳动,是因为有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用,而心肌缺血,是指人的心脏部位,血液流量变少,使它含氧量下降,从而出现代谢失常,这样一来,心脏人在人体内就无法正常工作,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一般多发生在50岁之后的中老年人身上,但几年来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这种情况。
其次,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当人过度紧张或进行体育运动时,心脏跳动的速度会加快,从而出现心悸心慌、呼吸急促的现象,这个情况只是暂时的,过一会身体会自动恢复正常。所以情绪也会引起心肌缺血,它属于一种症状,通过临床分析,它一般和人的长期酗酒、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一般患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在情绪亢奋的状态下,很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增加猝死的风险。
最后,医生教您,如何增强心脏功能
多吃补血的食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出现贫血,心脏得不到血液滋润,自然也没有“精力”为身体服务,所以生活中要多吃补血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红枣、桂圆、菠菜等,都是不错的食物,体内气血充足了,心脏才更有动力。
走出去,多动一动大多数心脏不好的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多休息,运动多了会使心跳加快,科学研究表明,久坐不动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只要不动,就是安全的,患者可以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太极、瑜伽、广场舞等,既能调节心情,又能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多微笑,保护心脏健康心脏病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太多激动或紧张,可能会发生猝死的风险,怒气上升,会使心跳加快,影响身体供血,所以一定要学会和自我和解,别因为不好的事情影响身体健康。
每天睡觉时间大于6小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也会变得越来越短,很多的老年人早上四五点就起床了,若是睡不满6小时,会加重心脏负担,充足的睡眠可以减轻心脏供血压力。
心脏缺血,患者身体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危险,还会增加患病风险,所以不能只当成一种症状来治疗,除了药物控制外,以上这三种方式,也可以起到辅助“降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