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李奶奶出现喘憋已有7年了,近一个月来活动后明显加重,医院,被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伴有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多年来,李奶奶医院,但由于对手术风险的顾虑,一直没有选择手术干预主动脉瓣狭窄。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奶奶的心功能不断下降,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
生命至上事不避难
入院时,李奶奶稍一活动就喘息明显,不能平躺,必须采取高枕卧位,心功能也严重失代偿。左室射血分数骤降至正常值的1/3左右,胸片提示急性肺水肿,合并I型呼吸衰竭,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外科手术死亡率”评分高达22%,意味着她已经失去了外科手术干预的最佳时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兵在综合研判病情后,迅即将李奶奶由普通病房转入CCU病房。
心脏结构团队部分医护人员合影
由于存在持续的机械性梗阻,李奶奶的左心室一直处于高压力负荷状态,如果狭窄导致的梗阻不解除,药物治疗几乎无效,而一旦出现顽固性心衰,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心脏结构团队张慧平主任医师、张闻多主任医师立即对李奶奶进行了全面评估,判断她的诊治已不能按常规诊疗进行,必须尽快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但李奶奶因急性肺水肿,无法耐受术前CT评估,这也就意味着术前没有对主动脉瓣及主动脉根部等解剖结构进行了解的机会,而且她的心功能失代偿,术中出现循环崩溃的风险高,术后心脏康复也面临很大的难度。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医护人员直面挑战,一路向前。
四面八方迅捷行动
患者病情危急,主管医生立即向科室和医务处汇报,心血管内科汪芳主任、医务处陈彤处长表示全力支持,立即进行紧急临床救治。
适逢周末,心脏结构团队迅速启动急诊TAVR流程,团队所有成员立即放弃休息,医院,投入战斗。
杨杰孚教授主持术前多学科会诊
周六下午2点,心脏中心首席专家杨杰孚教授亲自主持术前讨论,带领心脏结构团队,会同心血管外科、血管外科、手术麻醉科、电生理室、心导管室,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
一路闯关曙光初现
下午3点,TAVR手术随即展开。按照术前讨论方案,各专业组密切配合,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刘俊鹏副主任医师安置主动电极行临时起搏,麻醉科于晖主任医师行全麻、气管插管、安放食道超声探头,心血管内科钟优主任医师随即行经食道超声主动脉根部结构评估,心血管外科罗文琦副主任医师、王子主治医师和体外循环师马玉健通力合作,顺利完成游离左股动静脉、体外循环置管、转机等工作,心脏结构团队迅速行右股动脉穿刺,置入20F大鞘。
因患者急性肺水肿,无法耐受TAVR术前的常规CT扫描,心脏结构团队只能利用食道超声在术中对主动脉瓣周结构进行精细测量,并利用术中主动脉根部造影,选择合适的瓣膜观测角度及释放体位。“导丝跨瓣,球囊扩张,抓捕器辅助下瓣膜过弓、跨瓣,反复多体位确认投照角度,在工作体位下逐渐释放瓣膜”,手术步骤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成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在瓣膜释放的关键时刻,手术室内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所有人屏住呼吸。患者瓣膜钙化严重,瓣膜定位困难,瓣膜一次次向左心室下滑。手术团队立即予以回收、再定位、再释放,仍下滑、再回收、重新过瓣、再定位、再释放……最终,瓣膜被稳固地释放于理想的预计位置。主动脉瓣跨瓣压力阶差由术前最高50mmHg下降至瓣膜释放后的0-5mmHg。手术室内所有人长出一口气……
悉心照护康复出院
手术结束,李奶奶逐步脱离体外循环,撤管、停机,依次缝合、关闭股动静脉穿刺伤口,当晚8:30分,李奶奶安然返回CCU病房。
术后心脏康复是接下来的要面对的一大难题。许锋主任医师、王华主任医师、刘俊鹏副主任医师及杨林护士长带领CCU团队,精心照护,帮助患者度过了术后恢复的一个又一个难关。术后72小时,李奶奶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心肺功能也均得到了极大改善。更令医护团队欣喜的是,术后第11天,李奶奶康复出院。
李奶奶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
医院多学科团队协同作战保障了手术的成功,这既为李奶奶带来了生命的转机,也彰显了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心脏结构团队的勇于担当与硬核实力。
撰稿:心血管内科杨晨光李辉张闻多
审校:心血管内科李康张慧平汪芳
宣传处孟令芸
主编:孔竞监制:李赵城
编辑制作:宣传处李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